【摘 要】
:
2020年,是新中国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收官之年,经济体量超过100万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了新的阶段,人民生活水平也上升到新的台阶。与此同时,我国面临着消费升级乏力、经济增长动能不足的现象。不少学者指出,结构错配是诱发经济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12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是新中国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收官之年,经济体量超过100万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了新的阶段,人民生活水平也上升到新的台阶。与此同时,我国面临着消费升级乏力、经济增长动能不足的现象。不少学者指出,结构错配是诱发经济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121]。当下,我国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要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不仅要消化前期过剩产能,同时也要开拓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如何把握好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居民消费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界定与厘清了产业结构演进和消费升级的概念与内涵,阐释了产业结构演进影响消费升级的相关理论。其次,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为依据,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框架下,分析说明产业结构演进对消费升级的作用机理。认为,主要存在两大作用机理:一是直接作用机理,产业结构演进创造出新的消费对象来增强居民的消费意愿,从而直接促进消费升级;二是间接作用机理,产业结构演进通过调整居民收入水平,来影响居民消费水平变动,并且产业结构演进对各层级居民消费升级的作用强度也是迥异的。再次,陕西省为例,分析了产业结构演进及城乡居民消费升级态势,并进一步对比东中西部发展态势,发现陕西省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制约所在。最后,采用1995-2019年间我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分析,考察产业结构演进对消费升级的传导机制,并分别探讨产业结构演进对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差异化影响。实证检验表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进一步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产业结构合理化进程促进了城乡居民消费升级;(2)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呈现差异化特征,在促进城镇居民消费升级的同时又抑制了农村居民消费升级;(3)城乡收入差距缩小阶段,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对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展现出更大的作用强度;(4)发达省份的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城乡消费升级正相关,并且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带动作用要更强一些;(5)城乡收入差距与城乡消费升级呈现非线性关系,不论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或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升级总保持提高态势;(6)城乡收入差距扩大阶段,城乡收入差距对城镇居民消费升级作用程度更强,城乡收入差距缩小阶段,城乡收入差距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作用程度更强。本文主要采取比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包括:研究阐述了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对消费升级的作用机理与传导机制;验证了城乡收入差距在其中的中介效应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门槛效应;分析了产业结构演进对城乡消费升级的差异化作用方式及程度。
其他文献
金融科技蓬勃发展为现有新创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困境带来了转机。文章从科技创新视角出发,结合多种金融科技工具和应用,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数据分析法、理论推演法、经验对比法等,针对企业融资现状,指出融资市场环境欠佳、融资过程信息不对称及融资风险管控能力不足制约了我国新创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发展。基于此,文章依据金融科技对知识产权融资的创新机制,设计出三条融资优化路径:加强市场资源拓展,巩固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传统家庭养老功能日渐减弱,机构养老的弊端也愈发明显,我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养老压力,因而养老服务产业对新模式新业态的需求越发迫切。同时,随着社会经济、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利用智能技术来满足老年人的基本需求,能够充分增强老年群体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因而,作为一种新型服务模式,虚拟养老院应运而生。作为社会公共服务下的新生事物,虚拟养老院尽管起步较晚,但凭借对现代信息技术的
创新价值链理论指出,创新是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主导的三阶段连续过程。阶段间存在市场需求拉动与科技进步推动的动力,支撑起各领域由创新驱动发展的局面。伴随着产业链出现“专精特新”的领域细分和需求细化,对科学技术的高要求促使组织间合作成为企业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创新成果提供端的高校与技术转化端的科研院所虽然投入了大量创新资源,而创新成果供给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不高,导致在创新的供给侧呈现出海量沉睡的知识
随着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逐渐减缓,产业结构面临转型升级。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导致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之间的不协调问题愈发突出。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之间的不协调会给城市和乡村的发展带来诸多危害。因此,如何评价二者的协调发展程度,鉴别二者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对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地区的协调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文章具体的结构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我国重大国家战略,也是“十四五”期间的重点任务之一。实现2030年碳达峰目标,既是我国对国际的庄严承诺,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城市作为我国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同样也是实施2030年碳排放达峰的重要载体。探究中国碳达峰的形势及路径研究,在丰富碳达峰相关理论研究的同时,可为不同类型城市长远的政策制定以及预期目标的设定提供依据,为城市尽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阶段,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退,我国经济增速逐渐放缓,转向高质量发展时期,高新技术产业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柱产业,而高新技术企业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载体,相比于先进的西方国家,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慢,可以说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影响着我国未来科技的发展,决定着我国是否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高新技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是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志,高新技术企业全
提升末端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走出城市“垃圾围城”之困,一直是地方政府关切的核心议题。为探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时空差异,从“政府能力系统”视角出发,围绕需求驱动、经济驱动、政策驱动、技术驱动四个维度,提出相关研究假设,并运用2004—2020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生活垃圾清运量、人均GDP、地方环保支出、政策文本出台数量、无害化处理厂数量以及市容环卫专用车辆数均
2018年我国银、保监会合并,金融业经营除允许承销商从事传统投资银行业务外,放松了承销商兼营其他金融业务的限制,使得承销商对公司IPO成功与否的作用更加显著。承销商作为融资服务的直接参与者,是沟通发行公司和投资者的桥梁,能够加强信息传递、促进价格发现,成为为发行公司顺利过会“保驾护航”和为投资者筛选优质投资项目的混合实体。然而从现实市场运行和理论分析来看,由于受到发行项目不确定性、双方信息不对称以
近年来,我国的土地制度在探索和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土地出让市场化程度逐渐加深,为我国政府和企业搭建了良好的融资环境,促进了各个社会主体的发展和成长。土地出让市场化改革更是推动我国经济从快速增长阶段转轨至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助推器。《2017年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报告》和世界银行相关研究均表明中国大多数非金融类企业普遍面临着融资约束问题,作为实体经济主力军的制造业企业也不例外。企业一般通过债务融
农田杂草指人们有意识栽培作物以外的、对作物生产有危害的草本植物,在各类作物的栽培中都是不可忽视的一大危害。防除杂草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化学除草法以省工、高效的优势占据重要地位,除草剂是化学除草法中最常用的一种药剂。文章介绍了目前除草剂的发展和研究现状,包括除草剂的市场规模、敏感性问题、除草模式和除草剂剂型的发展等,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