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0年至今,股票市场经过了24年的探索改革和创新,取得了较为迅速的发展,是我国金融发展领域备受关注的重点。同时,作为市场参与者的融资场所,股票市场对于拓宽企业融资、促进国民储蓄投资转化、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世界各国实体经济的健康和繁荣发展。因此,探索股票市场运行机制的研究一直是金融学理论界和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为了沟通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简称EMH)和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 Finance Theory)之间的鸿沟,Lo(2004)借鉴了达尔文进化论的思想,提出了适应性市场假说(Adaptive Markets Hypothesis,简称AMH),运用演化、竞争、适应、自然选择等概念来描述金融市场上的交互作用。与有效市场假说(EMH)和行为金融学不同的是,一方面,AMH是基于适应性理性的动态研究范式,认为行为主体具有不断调整自身抉择行为以适应并能动地影响内在和外在约束条件的能力。另一方面, AMH认为市场效率是动态变化的,具体表现为有效和非有效交替出现,循环往复;市场是一个具有复杂的动态演变特征的系统,套利虽然总是存在,但不存在某种一层不变的投资策略可以持续获利。因此,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对适应性市场假说的研究:首先,从投资者理性演变的角度,论述了经济主体理性概念从“完全理性”到“有限理性”再到“适应性理性”的演变过程。其次,从市场效率的角度,论述了资本市场上有效市场假说、行为金融学对股市市场效率的解释框架,并以此为基础阐释了适应性市场假说的效率动态变化的内涵。再次,从两方面的实证对适应性市场假说进行了验证,一方面,基于重叠窗口检验方法对中国股市的效率进行了检验与分析,发现了沪深股市效率的时变性和周期性,并由此得出适应性市场假说我国股市上基本成立的结论;另一方面,运用移动平均规则对股市中技术分析的获利性进行了验证,证明了沪深股市上不仅确实存在超额收益,而且收益还具有一定的时变性特征。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首先,本文采用基于重叠移动窗口检验的线性相关检验以及双重相关检验,以验证我国证券市场的效率是否具有动态变化特征。其次,设计多种移动平均策略,对证券市场是否存在超额收益、超额收益是否具有时变性进行了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