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iTRAQ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对正常人及大肠癌脾虚证和湿热证患者间的唾液蛋白进行定量,并分析其差异蛋白,从而筛选出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脾虚证、湿热证患者唾液中的特异性蛋白质标志物,以期探索无创伤性、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大肠癌病证分子诊断技术方法。方法采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fication,iTRAQ)蛋白质组学技术,对正常人(45例)、大肠癌脾虚证(9例)及湿热证患者(18例)的唾液进行蛋白定量;再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将ratio≥1.5的定为上调蛋白,而ratio≤0.667的定为下调蛋白,找出其唾液中差异蛋白质;再运用Gene Ontology(GO)生物数据库,对差异蛋白质进行功能注释,阐释差异蛋白所参与的生物学过程(Biological Process,BP)、具有的分子功能(Moleculer Function,MF)以及所属的细胞组分(Cellular Component,CC),以及对相关蛋白进行通路分析。结果1、通过对大肠癌脾虚证患者与正常人唾液对比,其中ratio≥1.5的蛋白有202个,而ratio≤0.667的蛋白有176个。2、通过对大肠癌湿热证患者与正常人唾液对比,其中ratio≥1.5的蛋白有270个,而ratio≤0.667的蛋白有223个。3、通过对大肠癌湿热证与脾虚证患者的唾液对比,其中ratio≥1.5,两者相同的蛋白共有45个,湿热证和脾虚证患者之间唾液中差异蛋白分别为157个、225个。而ratio≤0.667,相同的蛋白共有34个,湿热证和脾虚证患者之间唾液差异蛋白分别为142个、189个。结论1、通过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获得大肠癌脾虚证的特征性差异蛋白质表达谱,并筛选出本病脾虚证多个特征性蛋白质生物标志物;2、通过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获得大肠癌湿热证的特征性差异蛋白表达谱,并筛选出本病湿热证多个特征性蛋白质生物标志物;3、运用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出大肠癌脾虚证与湿热证共有的特异性蛋白分子标志物;4、运用生物信息技术探讨特异性蛋白分子所参与的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