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恢复和重建期,是发达国家老工业区发展的短暂繁荣期。1960年代以来,在世界能源结构转变和新科技革命的冲击下,新兴产业逐渐取代传统产业门类,金融、贸易、科技、信息和文化等功能逐渐成为发达国家老工业城市的主导功能,人类社会的发展开始迈入后工业时代。在此背景下,各发达国家老工业区的产值不断下降,失业现象严重,人口大量外流,经济地位一落千丈,纷纷步入衰退期。196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纷纷采取措施对传统老工业区进行更新改造,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极其显著的成就,为我国老工业区的更新实践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教训,对于我国进一步认识老工业区更新的内在机制和规律,把握后工业时代老工业区更新的重点内容和发展趋势,指导我国当前老工业区更新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全面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现状研究综述、研究内容、相关概念解析以及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章从分析发达国家老工业区衰退的表现特征和诱因入手,剖析其衰退的深层机理、归纳其更新发展历程和各阶段主要特征、更新内涵以及更新动力机制;第三章详细研究发达国家老工业区更新的具体过程和关注的重点内容;第四章通过前述研究,比较总结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更新实践案例,进而对老工业区更新改造的模式、类型、具体方法和更新成效等进行系统总结分类,分析评估其模式要点、价值范围和适用对象;第五章则是总结经验教训,认识老工业更新改造的内在规律,提炼和归纳对我国的重要启示,以便有效指导我国目前老工业区更新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