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伊通—大屯和双辽地区晚中生代—新生代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岩石圈演化和太平洋再循环洋壳与玄武岩的成因联系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sqe6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详细地论述了东北伊通-大屯和双辽两个地区晚中生代-新生代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并借助年代学工作和玄武岩主量元素的岩石圈厚度反演来探讨具有约80Ma的火山喷发历史的伊通-大屯地区岩石圈演化,另一方面,双辽火山岩特殊的地球化学特征暗示岩石成因可能与太平洋再循环洋壳的参与相关。伊通-大屯地区玄武岩研究表明,从晚白垩长春大屯火山(92.5±0.5Ma)到伊舒地堑内第三纪伊通火山群(31Ma、9~15Ma),玄武岩碱性逐渐增强,Dy/Yb比值逐渐升高,根据地幔动态熔融模型(LKP模型)计算获得的玄武岩最终形成深度由约50km变深至110km。根据岩石圈盖效应推测该区晚白垩纪以来岩石圈厚度逐渐增厚。伊通第三纪碱性玄武岩显示了均一的地球化学组成;类似洋岛玄武岩(OIB)的微量元素分配模式和Nb/U比值,以及低(87Sr/86Sr)i、正εNd(t)同位素特征暗示它主要来源于软流圈。与第三纪碱性玄武岩相比,晚白垩大屯拉斑玄武岩具有相对偏高的Ni、Cr和Sc,高Ba/Th、Rb/Nb、Ba/Nb比值,高(87Sr/86Sr)i和低(143Nd/144Nd)i。这些特征可能与软流圈熔体与古老富集地幔之间的相互反应有关。伊通-大屯玄武岩的演化特征反映了岩石圈在板内岩浆作用中所担当的不同角色:第三纪时,岩石圈并没有在物质上直接参与岩浆作用,但岩石圈对上涌软流圈起到了机械阻挡作用;而在晚白垩岩浆作用中,岩石圈的间接和直接作用都得到了体现。双辽火山岩全岩40Ar/39Ar定年显示其集中喷发于始新世(41.6~51.0Ma)是松辽盆地唯一出露的古近纪火山岩。与东北其它新生代玄武岩相比,双辽火山岩具有高Fe2O3(13.44~14.56%,除辉绿岩外)、低大离子亲石元素、K负异常(碧玄岩)以及低Sr同位素比值[(87Sr/86Sr)i=0.703254~0.703609]类似HIMU玄武岩特征。双辽火山岩的微量元素特征并不能用近几年许多学者提出的交代模型来简单解释,而再循环洋壳组分的加入是其合理的解释。模型显示,原始地幔和约15%的再循环洋壳混合能形成双辽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本文认为再循环洋壳组分来源转换带中的太平洋板块,并且由于地幔的底辟以及上升的地幔流才能将转换带中具有较大密度的再循环洋壳组分带入软流圈。随着熔融程度的逐渐增大,地幔源区中的再循环洋壳组分(HIMU组分)逐渐减少,即双辽碧玄岩至碱性橄榄玄武岩的HIMU特征减弱。双辽火山岩为寻找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直接参与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作用提供了重要线索。伊通-大屯和双辽两个地区玄武岩的结晶矿物温度和压力初步研究发现,随着玄武岩碱性的增加,玄武岩的结晶深度逐渐增加,弱碱性和拉斑玄武岩岩浆房主要形成于地壳内(2~11kb),而强碱性玄武岩岩浆房主要形成于岩石圈地幔内(12~19kb),并且两者岩浆密度分别与地壳、地幔密度相似,说明岩性变化所引起的密度变化是控制岩浆结晶深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寄主玄武岩结晶压力与橄榄岩包体平衡压力相近,可能暗示寄主玄武岩岩浆房深度与捕获橄榄岩包体的深度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他文献
在潮汕文化的独特氛围中,潮汕普宁地区精心孕育出众多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艺术,其中贵政山茶叶陶罐制作技艺,成功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在当下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之下,更多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原来的“城市病”问题越来越得到关注。其中城市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是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中之重的重要问题,直接决定着小区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
通过对南通城市文化资源的探析和挖掘,提炼典型设计元素,将其运用在工业建筑遗存改造实践中,构建以蓝印花布为主题的蓝染工艺坊,不仅可以赋予旧建筑新的意义,也有助于当地非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而城镇化带来的问题也日趋突出,公共艺术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对公共与私人空间的隔离趋势提出挑战,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
期刊
长江,源于青藏高原,横贯我国中部,东流入海,全长约6,400km。长江流域总面积达180余万km~2,约占我国总面积的五分之一。长江流域,山地、丘陵纵横,盆地,平原交错,气候温暖多雨,自然资源丰
聚丙烯酸酯清漆废液经酸处理后提取得到丙烯酸树脂,红外光谱显示,该提取物具有酯基和羧基。用化学滴定法测定其酯基和羧基含量,结果显示,提取物中羧基含量为0.005683 mol/g,
视觉传达设计是一种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时代变迁息息相关的艺术形式。通过对图形、文字以及色彩进行设计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