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外泌体(exosome)是细胞释放的纳米级囊泡,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重要介质。牛乳外泌体是奶牛健康状况和管理水平潜在的生物标记物,同时也在疾病的治疗和药物递送载体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当前奶牛生产、健康、人体健康及医学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效果明确效率适宜的外泌体分离方法是实验室进行外泌体相关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尽管目前外泌体的分离方法较多,而国际细胞外囊泡协会也明确将密度梯度离心法(density g
【基金项目】
: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20NY-18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泌体(exosome)是细胞释放的纳米级囊泡,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重要介质。牛乳外泌体是奶牛健康状况和管理水平潜在的生物标记物,同时也在疾病的治疗和药物递送载体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当前奶牛生产、健康、人体健康及医学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效果明确效率适宜的外泌体分离方法是实验室进行外泌体相关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尽管目前外泌体的分离方法较多,而国际细胞外囊泡协会也明确将密度梯度离心法(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DGC)纳入外泌体分离,但是,很多最新的研究仍然只使用差速离心(differential ultracentrifugation,DUC)进行外泌体分离,这种做法简化了分离流程、提高了分离效率,但是否会影响所得外泌体的纯度有必要明确。同时,目前已知牛乳中存在形态特征、组成成分和生物学功能差异明显的两类纳米级囊泡,外泌体和微囊泡,并已发现尿液、血浆及肿瘤细胞等生物样本中存在大小不同的外泌体亚型。但牛乳外泌体是否存在不同亚型,还未见报道,此方面信息的缺乏会限制人们对牛乳外泌体结构、组成及生物学功能的全面认识。基于此,本研究利用实验室前期已经确定效果的凝乳酶去除乳中大部分酪蛋白后,比较了直接使用D UC和使用DUC结合DGC优化法对乳外泌体分离效果的影响,在建立一套实验室适宜高效的外泌体分离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尺寸排阻色谱法(size-exclusion chromatogr aphy,SEC)进行乳外泌体亚型分离、表征和蛋白质组分析,以期为进一步阐明牛乳外泌体的组成和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DGC处理后牛乳外泌体富集在20%、25%、30%的密度层中,对应的密度为1.127-1.199 g/m L。将分离方法优化所得的20%、25%、30%三个密度层的外泌体合并后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直接使用DUC法相比,DUC结合DGC优化法分离所得外泌体,粒径峰度明显收窄,透射电镜图背景更为干净,蛋白条带数目明显减少,外泌体的标记蛋白TSG101和CD63显著富集,颗粒蛋白比和脂质蛋白比显著提高(P<0.01)。(2)从牛乳外泌体中分离出粒径分布主要在129 nm的大型(L-Exo)、85 nm的中型(M-Exo)和58 nm的小型(S-Exo)三种牛乳外泌体亚型,透射电镜图显示三种亚型均具有典型的外泌体结构,M-Exo的蛋白含量、粒子浓度及脂质含量均显著L-Exo和S-Exo(P<0.01),TSG101在M-Exo中的相对表达量高于L-Exo与S-Exo,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CD63在S-Exo与L-Exo中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M-Exo(P<0.01),且S-Exo中CD63的相对表达量高于M-Exo,但差异不显著(P>0.05)。(3)对中型牛乳外泌体亚型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使用LS-MS/MS共鉴定出390种蛋白,这些蛋白的亚细胞定位主要定位于细胞内、细胞质、膜和亚细胞器等。三次重复试验共同鉴定到的蛋白有165种,这些蛋白的GO注释和KEGG通路分析表明,中型牛乳外泌体的主要参与体内的代谢过程,也参与一些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并且,中型牛乳外泌体蛋白质组在KEGG通路分析中显著富集的通路与当前基于牛乳外泌体异质性群体的蛋白质组的富集通路不完全相同。综述,本研究利用DUC结合DGC优化法可以提高牛乳外泌体的分离效果,牛乳外泌体中存在不同大小亚型,按粒径将其分为L-Exo(>120 nm)、M-Exo(80 nm左右)、S-Exo(<60 nm),且不同亚型在大小、蛋白含量、粒子浓度、标记蛋白表达量、脂质含量差异显著,M-Exo中的蛋白质主要是与体内的代谢、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相关。
其他文献
维管组织贯穿整个植物的各个组织,在植物中主要起输导、机械支撑等作用,与植物的形态发育相关,同时还与植物的伸长、加粗密切相关。随着基因组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对植物维管系统发育的研究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果。NAT是一类内源性RNA,在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它能够与植物体内其他转录本序列互补,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随着真核生物中越来越多的NATs被识别,对NATs的生物学功能和调节机制的研究也开
目的:探讨耳背放血配合耳穴压丸疗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符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口服洛芬待因缓释片、甲钴胺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耳背放血配合耳穴压丸疗法,两
膳食纤维在猪营养领域越来越受到关注,富含纤维的饲料已广泛用于猪日粮中。日粮中加入适量的粗纤维可以降低饲料成本,而且适当的膳食纤维水平会对生长育肥猪的肠道菌群产生高纤维耐受性,进而提高消化纤维的能力。因此,本试验通过在育肥猪的生长期日粮中添加小麦麸,探究其是否产生纤维耐受性,并探究这种高纤维日粮对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肠道微生物组成、肠道屏障功能以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在陕西省延安市洛川生猪养殖示范基
随着家禽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在养殖中普遍存在雏鸡延迟饲喂的现象,这对肠道早期发育造成了不良影响。早期肠道能否良好发育决定了整个生产周期的肠道健康,健康的肠道能提高家禽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进而提高生产性能。众多研究表明胚期注射营养物质能够促进胚胎的生长和发育。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是重要的营养物质,也是细胞膜重要的组成成分,它对胚胎组织的生长发育、机体的免疫调节以及畜禽的肠道健康具有重要影
植物维管组织连接着植物体的各个结构和组织,除了提供维持植物向上生长的机械支撑力,还起着运输水分、矿物质、光合产物的作用。成熟维管系统的形成,不仅依赖于细胞的基础物质和能量代谢,更需要大量胞内和胞间信号的传导与调控,由多肽基因介导的细胞间交流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本课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拟南芥、番茄、烟草、马铃薯、水稻等物种中调取与维管系统形态建成与分化密切相关的多肽家族,包括CLE、CLEL、
矮牵牛(Petunia hybrida Vilm.)为重要的花坛花卉,由于其花大、生长周期短、转化体系成熟、遗传背景简单等优点,现已经成为花发育研究的模式植物。我们从矮牵牛中克隆到了PhMYC2这个转录因子,它直接调控着矮牵牛雄蕊育性相关基因PhGRP的表达,同时极有可能受JAZ家族基因的调控,因此我们对PhMYC2及JAZ家族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研究成果如下:(1)PhMYC2的转录表达及转录激
运输是肉牛生产中的关键环节,运输会导致肉牛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代谢系统的紊乱,每年运输给肉牛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大多数研究集中于长途运输对动物健康的影响,缺乏对短途运输的关注。本研究旨在通过测量血液学指标和血液转录组学分析来研究短途运输对肉牛的影响。本试验以10头健康状况良好的成年秦川牛为研究对象,分别于运输前和运输后采集颈静脉血液,用于后续实验。(1)运输前后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检测:研究结果
1.楸树(Catalpa bungei C.A.Meyer)和滇楸(C.Fargesii Bur.f.Duclouxii)由于自花不孕、结实量少、种子发芽率低、扦插成活困难等特性,生产中主要通过嫁接方法繁殖,梓树(C.ovata G.Don)为其常用砧木,严重限制其优良资源的快速繁殖和推广应用。本试验以优良无性系楸树2#(QS2)和滇楸72#(DQ72)为试材,开展组织培养研究,以期建立楸树和滇楸
在进入机械化、电气化时代之前,家驴作为中国社会重要的畜力,被广泛用于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同时还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家驴广泛分布在中国不同地区,形成了许多地方品种。家驴品种表型丰富多样,根据体型大小可以分为大型驴、中型驴和小型驴。但各品种间群体结构及表型差异的遗传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选取中国家驴12个代表性地方品种共78个样本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结合从公共数据库下载的11个野驴全基因组数据共同进行分
犊牛的生长与牛养殖的经济效果直接相关,而腹泻是犊牛饲养中最常见的疾病。过去抗生素常用于预防和控制肠道感染,但这种做法会增加肉和奶制品中耐抗生素细菌出现和传播的几率。随着抗生素被禁止作为生长促进剂去使用,现阶段犊牛养殖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提高生长性能和成活率。因此,养殖业迫切需要抗生素替代物,而益生菌是最具潜力的饲料添加剂之一。但由于益生菌种类繁杂,添加水平各异,还受到饲养管理的影响,导致不同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