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反应堆辐射屏蔽设计智能优化方法研究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qq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具有厂址要求低、应用灵活、核安全风险低等优点,使得其设计建造成为国家核设施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其发展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在核工程设计中,尤其是对于船舰堆、空间堆等这类小型堆而言,屏蔽结构的设计优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反应堆经济性与安全性的关键环节。但由于核装置的复杂性和屏蔽设计目标的多样化,在减少人因等不确定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实现一种针对小型反应堆辐射屏蔽设计的智能优化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首先利用平板屏蔽模型验证了基于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辐射屏蔽设计智能优化方法的可行性,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解决双目标优化问题时效果较好,但针对优化目标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的三目标优化问题时,优化结果陷入了局部最优。因此,针对上述当优化目标之间存在相互冗余而导致优化结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主成分分析和遗传算法的辐射屏蔽设计智能优化方法,该方法在优化过程中能够将高维的优化目标映射到若干个彼此之间互不相关的较低维的综合成分上,从而减少优化目标之间的冗余性对优化结果的影响。另外,在等比例构建了萨瓦纳船用核动力堆辐射屏蔽计算模型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优化问题,分别利用上述两种不同的辐射屏蔽设计优化方法对模型不同部位的屏蔽层厚度参数进行优化计算,均得到了在空间中分布均匀的最优解,验证了两种优化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可行性。最后,由于反应堆内部屏蔽结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考虑反应堆内部孔道等不规则形状屏蔽结构的前提下,建立了某小型反应堆辐射屏蔽计算模型,针对该计算模型的厚度、材料种类与排序以及经屏蔽后外表面的中子通量等屏蔽参数,实现了三维屏蔽结构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建立。在建立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辐射屏蔽设计智能优化方法针对不同的优化问题完成优化计算,最终得到了在空间中分布均匀的优化解。本文研究内容给出了两种实际工程应用上的小型反应堆辐射屏蔽模型优化结果,能够给反应堆屏蔽结构设计人员提供部分理论支撑,对小型反应堆的实际工程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预测电离辐射引起的生物效应是当前放射生物学的一项重大科学挑战,特别是能更好地了解低剂量对生物体的影响以及改进和创新新型放射治疗方法。其中,质子放射治疗技术由于质子具有布拉格峰特性而逐渐成为了除光子放疗之外的一种新兴治疗技术。细胞中的脱氧核糖核苷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由于影响遗传信息的复制和转录,辐射损伤后如果不能及时地修复,会引起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细胞失活等严
学位
随着世界能源结构的变化以及温室效应的日益加剧,核能的发展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核能的发展过程中,工作人员不可避免地会接触放射性核素,其中237Np是放射性核素中重要的一种超铀核素。它的半衰期长,毒性大,属于高毒组核素,一旦进入人体会沉积在骨骼、肝脏、肌肉组织中,不易排出,对人体产生内照射危害。根据ICRP第78号出版物《工作人员内照射个人监测》和国标GBZ129-2016《职业性内照射个人监
学位
光致裂变产物特性的合理预测对于理解光致裂变的相关裂变过程以及指导其在短寿命同位素生产、核废料处理和核安全保障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光致裂变观测实验数据非常有限,现有的裂变模型和程序主要是针对中子诱导的裂变过程,并不适用于描述光致裂变过程。因此论文基于波尔假说,构建了一个描述巨共振能区内光致裂变产物特征的通用框架,包括裂变碎片的质量分布、电荷分布以及瞬发中子和瞬发发射线的多重性分布和能
学位
随着核能与核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都建设了大量的核反应堆和相关核设施。这些核反应堆与核设施在日常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放射性,会对相关工作人员和周围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危害。如何确保人员和周围环境安全,降低和减少工作人员所接受辐射剂量及环境中放射水平是核安全与辐射防护工作的主要内容。因而,需要了解反应堆与核设施周围的辐射场剂量分布情况,评估反应堆及核设施周围环境放射水平,确保工作人员在该环境下作业时
学位
氡是一种可对人体造成辐射危害的放射性气体,在通风条件差且拥有高浓度氡的地下实验室和地下工程,氡及其子体的危害不容忽视。在暗物质的研究上,氡及其子体是地下低本底实验室的重要放射性本底来源,作为惰性气体的氡气无处不在,难以屏蔽,氡及其子体衰变干扰暗物质测量。为满足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中开展暗物质探测实验对高效率的除氡技术的使用需求,本研究依据在低温条件下能增强活性炭对氡吸附能力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利用空
学位
:核聚变作为一种绿色、可持续的能源产生方式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关注。其中,质子硼聚变等无中子核聚变因为具有电能转化效率高和没有中子辐射等优势,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然而,因为无中子核聚变的末态产物不包含中子,所以难以使用中子能谱诊断聚变等离子体离子温度。本文提出利用核共振荧光(NRF)谱学开展无中子核聚变等离子体离子温度的超快诊断。论文研究了用于驱动NRF反应的准直超亮伽马源。采用PW激光辐照微米
学位
氡气是自然界的稀有放射性气体之一,无色无味,目前研究领域上有多种测量氡气的方法,液体闪烁体具有无自吸收、衰减长度长、对氡的溶解度较高等特点,是用于测量氡气的探测器材料之一。然而,液体闪烁体氡测量方法往往需要进行溶解样品,取样测量等操作,存在工序复杂、测量不够便捷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液体闪烁体氡测量探测器探头,通过热焊技术将一层疏水疏油透气膜焊接在液体闪烁体容器上,实现环境氡气
学位
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地放射性束流装置的建成或即将建成,这为人们研究质子滴线附近奇异核的性质和结构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使得质子滴线附近奇异核的相关研究成为当今核物理领域的热门话题。质子、双质子放射性作为两种主要的奇异衰变模式,它们在确定滴线核、探究滴线核形变、核半径、以及对应的核结构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液滴模型并考虑壳修正,提出了一个简单且准确的经验公式去计算了 29个基态核的质子放射性衰变能;基于
学位
快中子脉冲堆因其辐射场可以较好模拟高空核爆炸辐射环境,通常被选做实验室核爆模拟辐射源,对核武器电子学系统、辐射生物学等研究有重要意义。快中子脉冲堆能够在超瞬发临界状态下运行,产生可控中子与γ脉冲。快中子脉冲堆爆发脉冲时,依靠“膨胀自熄灭”机制进行反应性控制,脉冲时间通常为微妙量级。脉冲爆发时堆芯裂变率迅速变化,如果堆芯热应力冲击大于材料的屈服极限,会对堆芯造成损坏。因此,为了分析快中子脉冲堆的安全
学位
核辐射探测仪器广泛用于核电站,保障核电安全运行;核电站的核测控系统作为弱电信号处理系统,易受到外界的电磁干扰影响,导致设备的输出信号异常;而且对于新型反应堆,配置了大量电气设备,导致核电运行环境面临的电磁环境更加复杂,对核电设备运行维护产生困扰,严重情况下可能影响电厂效率。本文将探索在核辐射探测设备上集成电磁场测量功能,来对核探测装置所处环境进行电磁监测。NB-IoT是物联网领域的一个新兴技术,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