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初步探讨经皮后路全内镜旁中央及侧方颈椎间盘切除的有效安全范围,为后路全内镜颈椎间盘切除术适应征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5年11月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为单节段旁中央及侧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住院患者10例,所有患者排除手术禁忌后行经皮后路全内镜颈椎间盘切除术。记录术后手术相关并发症,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天、1月、3月采用VAS评分评估患者颈肩痛缓解情况,JOA17分法评分标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术后3月根据改良Mac Nab标准评估临床疗效。根据患者术前及术后颈椎MRI检查,测量术前硬膜囊边缘至突出椎间盘内侧缘的垂直距离、术后硬膜囊边缘至椎间盘内侧切缘的垂直距离及术前硬膜囊边缘至中线的垂直距离。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均未发生脊髓神经损伤和硬脊膜破裂等并发症,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颈肩痛VAS评分:术前8.10±0.88分,术后1天3.20±0.42分,术后1月1.40±0.52分,术后3月1.20±0.42分,术后1天、1月及3月颈肩痛VAS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与术后1天颈肩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与术后1月颈肩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逐渐降低。JOA评分:术前8.90±0.74分,术后1天13.20±0.42分,术后1月14.50±0.53分,术后3月14.80±0.42分,术后1天、1月及3月JOA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与术后1天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与术后1月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JOA评分逐渐增高。术后3个月根据改良Mac Nab标准评估疗效,优8例,良2例,优良率100%。对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颈椎MRI进行测量,测得术前硬膜囊边缘至突出椎间盘内侧缘的垂直距离为6.6-9.0mm,平均8.00±0.78mm。术后硬膜囊边缘至椎间盘内侧切缘的垂直距离为4.2-6.5mm,平均5.49±0.69mm。术前硬膜囊边缘至中线的垂直距离为9.0-10.2mm,平均9.71±0.41mm。术后硬膜囊边缘至椎间盘内侧切缘的垂直距离与术前硬膜囊边缘至中线的垂直距离的比值为43.75-64.36%,平均55.60±6.17%。结论:经皮后路全内镜颈椎间盘切除术(PPFECD)是治疗旁中央及侧方颈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技术,可以切除突出于硬膜囊内侧的颈椎间盘。当颈椎间盘突出内缘至硬膜囊边缘垂直距离在5.49±0.69mm,与术前硬膜囊边缘至中线的垂直距离之比在55.60±6.17%以内时应用该技术能实现有效安全的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