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街区由城市道路网围合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尺度和规模的场所,是城市的基本单元,包含了丰富的城市形态。其中城市老城街区体现了一个城市固有的当地特色,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形成和发展城市特色的重要资源。老城街区作为城镇的缩影,是城市结构中的基本组成单位,其承载着城市发展的信息记忆与地域特色,体现城市特有的场所感和地域感。它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自然、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这些因素在空间上的投影,是人类活动的物化过程。其中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老城地方特色,因此街区空间有所体现地理气候环境的对应,蕴藏着在适应气候环境中的空间营造经验和建设模式。建造科学以及优秀营造经验,对当代城市规划设计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城镇化快速发展,老城保护和改造成为当代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关键。老城改造不谨慎导致地方差异缩小、资源浪费,出现了“千城一面”景象。同时老城街区市政基础设施落后和历史遗留下来的一些自身问题,很难满足当代居民的生活需求,与当地城市发展需求的矛盾日渐突出。处于复杂而严峻的困境中。当前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问题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重障碍,世界各国都应担负起保护生态环境。坚持节约资源,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我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目标。我国作为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的发展中国家,构筑美丽中国,治理生态环境,研究适宜地区环境的人居环境,节约资源也是一个相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话题。新疆是我国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区,而南疆是干旱区,我国绿洲分布的主体。同时新疆是“一带一路”经济带核心发展区。资源较丰富,其中地理、气候、资源不仅是街区空间形成及发展过程中主要的影响条件之一,也是主要研究对象。因此在当代城市发展中探索适宜绿洲人居环境的优秀营造经验并保护利用,得以发展是目前十分重要而紧迫的研究课题。莎车县是古丝绸之路南道上的要冲重镇,“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城镇,是南疆干旱区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在老城街区营造中,充分发挥地域气候环境特点,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本文在基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工作的理论成果和莎车县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以及喀什老城改造实践案例等理论知识基础上,在绿洲生态环境背景下分析车老城街区现状,同时对老城街区空间的营造特征进行研究。主要对老城空间肌理、街巷形态特征、院落与建筑等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总结营造特征和优秀经验,同时找出现存问题。最后,针对现存问题提出街区空间营造保护利用策略。通过街区空间营造保护利用策略,在有机更新条件下,不断完善自己的功能,保护和发展老城街区空间格局特征和地方特色,推进莎车县全面发展。同时总结莎车县老城街区空间在适应当地地理气候环境方面的优秀经验和特征,保留优秀营造经验,探寻适应绿洲人居环境的优秀营造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