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高平地区的金石碑刻资料为主要材料,辅以方志、文集,试图以区域社会史的视角,通过对高平地区寺庙系统的考察来分析村落内部的结构以及村落之间的整合机制;在时空的脉络里具体分析各个信仰系统形成、发展的过程,探讨佛寺、道观、民间祠庙背后人群的变化、与周边村落的关系,从而揭示这一区域社会发展的内在脉络。
通过对文献的初步梳理,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条比较粗略的线索:从唐宋时期一直到明中叶,高平地区的信仰系统错综复杂,有佛教的传统、道教的传统还有各种地方性的信仰传统,如对二仙、马仙姑的崇拜,不过主导地方神庙建设、在基层社会的权力格局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始终是村中的里老大姓。尽管文人士绅和地方政府也试图通过积极参与庙宇的重建等措施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创造自己的传统,不过在他们主导下建起的信仰中心往往与周边村落关系疏离、缺乏延续性和生命力。
经历了明初的休养生息,到明中后期,高平地方社会逐步出现稳定发展的局面,多种力量都积极参与到各项地方性事务中。其间,有新兴崛起的士绅和商人;有宋元以来就在村落中有着雄厚实力的乡耆大姓;更有一直力图加强对基层社会有效控驭的地方政府。而这些投射在信仰系统的层面,表现出的即是其多样化的特征。然而,明清之际的战乱改变了高平地区原有的地方权力格局和各种信仰系统,在重建地方秩序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村社力量的崛起。此后,高平的地方发展出现了另外一个趋向——村社的普遍出现和全面扩张,多元化的信仰系统日益地方化并与村社传统合流。
至清中后期,出现了大量由佛寺、道观或民间祠庙转化而成的社庙(大庙);同时,伴随着里甲制的废弛,保甲制度所承担的如地方治安的维护、公共工程的建设等职能也多由村社履行。清末民初,高平地区的工商业进一步发展、跨村落的合作成为必要,村落间的联合机制日益成熟、跨村落的信仰中心也普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