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学是一门新发展的交叉性学科,人类学纪录片研究普遍将视角集中在对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对概念的阐释等方面。较少针对人类学纪录片中的人物形象做系统、全面、深入的分析。而系统化的人物形象的分析及归纳对体现创作者有关人类学纪录片的创作观念的变化有着不可忽视的参考作用。纪录片中关于人物形象的研究目前上述空白领域,本文借鉴目前我国媒介中有关女性形象的研究成果,对人类学纪录片的概念进行系统化的梳理,采用文本研究方法,以社会性别的视点为切入口,从纪实美学的角度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众多人类学纪录片中较知名具有代表性的8部作品所呈现的各种男性形象进行研究,分析了二十年来我国人类学纪录片中的男性形象的特征以及美学意义。研究发现,我国人类学纪录片中的男性形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正在逐渐改变传统的形象模式。男性不再是作为家庭支柱勇猛刚强的形象,男性角色正在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他们可以在镜头前流眼泪,可以有内心的挣扎和苦楚。男性作为一个“人”的价值更加真实完整。男性形象的这种变迁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社会时代大背景的催化,又有文化、经济、女权运动的兴起等因素的影响。市场化的发展,使得人类学纪录片创作者们越加重视纪实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功能,在尊重真实性的前提下,纪录片创作者们注重以美学观念指导创作,在展现人物形象时越来越注重作品的美学价值,运用较多的影视手法,一改以往一味地塑造阳刚男性的气息的手法,倾向于对人物的心理刻画,更多地展现人物心底的情感,对心理和意象上的美学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追求。本文的四个部分作为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对人类学以及人类学纪录片做了较为详尽的阐释,着重对纪实作品的美学意义做出解说。通过第三章、第四章对文本形象的具体分析,力求透过对二十年来人类学纪录片中人物形象的总结与归纳,探析其背后的美学意义以及创作者的美学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