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近60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获得了巨大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于本世纪初进入大众化阶段。然而,在我们为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而兴奋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和浪费并存这一现实困难。本文以高等教育学、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生态学和教育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对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进行了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认为出现高等教育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按照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配置和培植高等教育资源,并以苏北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高等教育资源的生态化配置与培植思路。首先,在对资源的概念、特征和配置理论进行介绍、分析的基础上,界定了高等教育资源的概念,阐述了其涵义和特征。通过对已有高等教育资源种类及分类方法的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了新的分类方法,把高等教育资源分为人才资源、物力资源和文化资源三类。从生态的视角提出高等教育生态系统观、整体观、平衡观和调控观是配置和培植高等教育资源的重要依据。从阐释高等教育人才资源、物力资源和文化资源分别与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出发,指出人才资源是高等教育存在的前提、物力资源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文化资源是高等教育进步的灵魂。其次,以高等教育资源理论和高等教育生态观为理论依据,对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人才资源、物力资源配置和文化资源培植状况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与培植受计划体制和市场体制的过分影响,没有遵循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发展的要求,认为这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出现短缺和浪费并存问题的根源。复次,针对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和浪费并存问题,提出根据高等教育本质与内在发展逻辑以及高等教育系统生态观、以生态化方式配置和培植高等教育资源,即一方面对高等教育系统内的高校进行分层,依据生态学的分层规律和生态位原理为各层高校配置人才资源和物力资源,同时在精英层次高校和大众层次高校分别着力培植精英型高等教育文化资源和大众型高等教育文化资源。最后,根据提出的高等教育资源生态化配置与培植思路,以苏北地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苏北高等教育人才资源和物力资源配置总体效率不高的结论,进而提出从调整苏北不同科类高校设置、调整招生规模、控制过高的生师比以及扭转比较严重的“学者从政”现象几方面调整苏北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和培植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