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实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步伐最大、难度最高的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它必将对我国整个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产生深远的影响,当然,这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趋势。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高中化学课程也从教育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彻底变革。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开始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在新课程实施两年后,该地区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实施现状如何,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影响新课程实施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更好地、行之有效的开展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这些都需要进行调查研究。本文以包头市区的四所高中的化学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分析。从而反映包头市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实施现状,了解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发现实施中的难点,找出合理的应对措施,为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提供参考,以推动改革取得预期效果。本文首先对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其次分别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访谈、课堂观察等一系列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绝大多数教师和学生对新课程改革持赞成态度,积极投身于新课程改革中。但大多数教师并不重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仍然在以往的课程框架下进行思维;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有所转变,但仍无法彻底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流于形式;学校及教育部门重视对教师的培训,但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并不符合教师的要求;对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实验开设不到位。最后,针对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提出思考和建议:要准确理解高中化学必修模块的功能定位和教学目标;各级部门应该联合起来大力开发课程资源,利用好地方课程资源、校本课程资源、名师优质教学课资源等;加强实验教学,重视化学实验室建设,加强对化学教师和实验员的培训,规范实验室管理体制;以科学探究作为突破口,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开展教师培训,应针对各个学科教学中的难点问题设定培训内容,多采取研训结合的办法,开展定期的教研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