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随着自然资源稀缺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绿色环保的生物基环氧树脂(BEP)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生物基聚合物普遍存在热/力学性能较差的缺点,限制了其在各领域的应用。向聚合物中添加纳米粘土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提高力学性能的方法。使纳米复合材料实现高性能化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纳米填料在基体中均匀分散;二是提高填料与基体间的界面作用力。但纳米填料在基体中易团聚从而影响增强效果,并且仅依靠纳米填料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自然资源稀缺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绿色环保的生物基环氧树脂(BEP)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生物基聚合物普遍存在热/力学性能较差的缺点,限制了其在各领域的应用。向聚合物中添加纳米粘土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提高力学性能的方法。使纳米复合材料实现高性能化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纳米填料在基体中均匀分散;二是提高填料与基体间的界面作用力。但纳米填料在基体中易团聚从而影响增强效果,并且仅依靠纳米填料的纳米尺寸效应对复合材料的增强效果十分有限,在聚合物基体与纳米填料间构建较强的界面作用力仍是这一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界面作用对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亦需深入研究。本文以腰果酚环氧树脂(NC514s)为基体,首先合成了不同性质的有机改性剂,对原始粘土进行表面修饰,制备了具有不同性质的有机化粘土,为在NC514s基体与粘土片层之间构建起不同的界面强度奠定了基础。采用“粘土淤浆复合法”制备工艺,分别在不同的固化体系下,合成了结构(粘土分散/剥离状态)相似,但界面作用力不同的生物基环氧树脂/粘土纳米复合材料。重点研究了不同界面强度以及粘土种类(Southern Clay,PGV-Clay,SMP-Clay)对腰果酚EP基/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热/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含量的反应型粘土对生物基环氧树脂胶黏剂拉伸剪切性能的影响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将三缩水甘油基对氨基苯酚(TGPAP)和2-溴乙醇(BE)进行季铵化反应,得到了带有环氧基和羟基的季铵盐(TGPAPB);将2,4,6-三(二甲氨基甲基)苯酚(DMP-30)酸化得到了叔氨基全部质子化的DMP-30(CPDMP30)。分别用这两种改性剂对原始粘土进行表面修饰,制备了两种性质不同的有机化粘土:TB-clay(反应型)和CP-clay(非反应型)。以异佛尔酮二胺(IPDA)为固化剂,合成了两种不同界面强度的生物基环氧树脂(NC514s)/粘土纳米复合材料。透射电镜(TEM)照片及X-射线衍射(XRD)结果显示:CP-clay和TB-clay均以无规剥离的形式均匀地分散在NC514s基体中。拉伸测试表明:当改性粘土的质量分数为4%时,非反应型CP-clay使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了96.21%;而反应型TB-clay因构建了较强的界面作用力,使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了112.18%。动态力学分析(DMA)揭示:两种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均有提高,界面作用力较强的NC514s/TB-clay比NC514s/CP-clay拥有更高的Tg。2.将2,4,6-三(二甲氨基甲基)苯酚(DMP-30)与2倍摩尔比的溴代正丁烷(BB)反应,制备了保留部分叔氨基的有机改性剂(PPDMP30);再将DMP-30酸化制备了叔胺基全部质子化的改性剂(CPDMP30)。分别用这两种改性剂对原始粘土进行表面处理,得到了两种性质不同的有机化粘土:PP-clay(反应型)和CP-clay(非反应型)。选用甲基四氢苯酐(MTHPA)为固化剂,合成了两种界面结合强度不同的腰果酚环氧树脂(NC514s)/粘土纳米复合材料。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照片显示:PP-clay和CP-clay都以无规剥离的形式均匀地分散在基体中。拉伸测试结果表明:反应型PP-clay因保留了能参与基体树脂固化反应的叔胺基团,在两相间构建起较强的界面作用力,使材料的拉伸强度提升了135%。而非反应型CP-clay仅使材料的拉伸强度提升109%。动态力学分析(DMA)结果显示:反应型PP-clay对复合材料Tg的提升效果更明显。3.选用三种不同种类的粘土(Southern Clay,PGV-Clay,SMP-Clay),以PPDMP30为有机改性剂,制备了三种有机化粘土(PPS-clay、PPM-clay、PPV-clay)。以此为基础合成了三种生物基纳米复合材料。拉伸测试结果显示:当PPV-clay的添加量为6%时,NC514s/PPV-clay的拉伸强度最大,提升了185%。优选了增强效果最佳的PPV-clay作为增强体,采用“淤浆复合法”制备了不同粘土含量的生物基复合胶黏剂。研究发现,掺入PPV-clay后,生物基胶黏剂的拉伸剪切性能获得较大幅度提升。当PPV-clay含量为3%时,粘土在胶黏剂基体中均匀分散,两相间具有较强的界面粘接强度,此时的生物基胶黏剂性能最佳,剪切强度为9.81MPa,相较于改性前提升了100%,断裂伸长率提升了112%。当PPV-clay含量增加至6%时,因体系粘度增大使胶层变厚,导致生物基胶黏剂的剪切性能有所下降。
其他文献
气固流态化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在工业化工、能源等多个领域都有众多应用。MP-PIC(Multiphase Particle-In-Cell)多相质点网格法作为研究流态化的主要模拟方法,其优势在于跟踪离散颗粒时,将相同属性的颗粒“打包”成一个计算粒子进行分析计算,从而减少了计算所需要的时间。其中,用于表征颗粒间相互作用的固相应力模型是MP-PIC方法的主要模型之一。在近年来的研究中,人们尝
随着合成橡胶的发展,配位链转移聚合(CCTP)技术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由于其快速、可逆链转移的特征,此类聚合策略能够表现出与传统阴离子聚合类似的特性,如聚合物的分子量可控,分子量分布窄,且可以制备嵌段共聚物、聚合物链末端可进行功能性修饰等。除此之外,还能体现出阴离子聚合所不具备的立体选择性,一个中心金属同时可产生多条聚合物链,实现催化剂原子经济性的目的。本论文通过对Ziegler-Natta稀土催
撞击流反应器(ISR)由于两股流体在撞击区撞击形成高度湍动区,而具有强烈的微观混合及高效的传质效率。作为一种高效快速的反应装置,能在撞击区快速形成过饱和溶液,为制取氢氧化钙纳米粉体提供较好的反应场所,并且结构简单有利于大规模制备纳米粉体。因此本文分析了撞击流反应器内部流场特征及混合效果,并采用反应沉淀法,以Na OH和Ca Cl2为原料,利用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分析方法得到制备Ca(OH)2纳米粉体
整体叶盘结构是涡轮转子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在工程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具有循环对称的结构特点。整体叶盘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由于制造人员的加工误差,不可避免的材料缺陷,高强度使用造成的磨损等,导致了整体叶盘结构中的各叶片质量、刚度、几何形状等参数产生变化,破坏了其本身所具有的循环对称性。在整体叶盘振动响应特性的研究中,通常将这种小量的改变称为失谐。失谐会使整体叶盘产生振动局部化现象,导致重大的工程事故
异戊橡胶(IR)被认为是天然橡胶(NR)的理想替代材料,可用来缓解NR资源短缺情况。但IR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明显低于NR,生热高,导致替代率不足20%。本文利用杜仲胶(EUG)高抗撕裂、耐疲劳、低生热的性能特点,分别采用物理组装和化学组装的方法实现EUG对IR的改性,并研究了两种改性方法中EUG对IR各项性能的影响。采用物理组装方法制备IR和环氧化杜仲胶(EEUG)并用胶(IR/EEUG),并采
近年来,随着环保压力的增大,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可生物降解塑料已逐渐成为人们研究使用的对象。其中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是较受青睐的新型可生物降解材料之一,它兼具脂肪族聚酯和芳香族聚酯的优点,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刚性、亲水性、加工性能和生物可降解性。然而,单独使用不能满足实际产品的综合力学性能需求,通常需采用有机、无机材料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强化以满足使用需求。然而塑料制品作为一
天然橡胶(NR)做为一种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常温下具有良好的弹性、耐磨性和优异的介电性能,但由于我国NR资源较为贫乏,已经不能满足橡胶日益发展的需求,橡胶共混作为解决此类问题的最佳解决途径之一,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杜仲橡胶(EUG)由于橡塑二重性的特点,成为替代NR的首选材料。但NR/EUG并用橡胶(BR)同样继承了传统橡胶材料阻燃性能缺失的问题,严重制约了BR的使用。利用绿色环保特的生物基阻燃剂阻燃
聚乙烯(PE)作为一种重要的热塑性树脂,由于具有优良的成型加工性能以及轻质量、低成本等优势,使其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电子电器及新能源等领域。但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普通聚乙烯材料已经不能满足高新科技产品性能的要求,因此对单一聚合物材料进行改性已成为高分子材料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课题采用热处理和石墨烯填充两种不同方法对聚乙烯进行改性,从而使其性能更加优异。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下对双向拉伸聚乙烯(BO
酚醛泡沫是以是酚醛树脂为主要基质发泡后形成具有大量泡沫的高分子材料。和其他泡沫材料相比,酚醛泡沫拥有耐化学腐蚀性、高尺寸稳定性、优异的耐热、良好的阻燃性等优良特性,已被广泛地用于建筑保温、宇航、交通和石化等领域,因而堪称建筑保温之王。但近年来,随着各应用领域对酚醛泡沫耐热的需求日益增加,也促使了围绕着酚醛泡沫的耐热改性研发工作更多。酚醛树脂作为制备酚醛泡沫的基体,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发泡后酚醛泡沫的
磁响应形状记忆复合材料(MSC),通常是将具有磁响应特性的纳米粒子分散在热响应形状记忆聚合物基体当中,在高频交变磁场的作用下,磁性纳米粒子感应生热,对形状记忆聚合物(SMP)基体进行加热,当温度达到其形状转变温度时即可实现形状回复。目前,磁响应形状记忆复合材料基体以合成材料为主,在应用过程中出现力学性能较差、形状回复率较低、回复速度慢和相转变温度高等问题,限制了磁响应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的应用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