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郑怀德(2003)《汉语形容词用法词典》和俞士汶(2003)《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详解》中的204个单音节形容词,以《倒序现代汉语词典》、《逆序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为调查范围,最终确定143个“V+A”动补式二字组合为研究对象。本文运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现代词汇语义学、现代逻辑语义学原理,结合训诂学,研究“V+A”动补式二字组合的深层语义、透明度等级差异和逻辑语义模型及理解模式,以期有助于“V+A”动补式二字组合的语义理解,对“V+A”动补式二字组合的逻辑语义模型及理解模式的建立有所裨益,为汉语进一步形式化提供更多的语义信息,也为中文信息处理提供一种“可理解”的语义组合分析模式。绪论说明本文的研究对象、目的和意义,介绍与本文研究有关的研究现状,交代研究时使用的理论基础及语料来源。第一章“V+A”动补式二字组合的定量分析。首先对“V+A”动补式二字组合进行界定,然后说明确定研究对象的考察范围和操作方法。第二章“V+A”动补式二字组合的深层语义及透明度。首先说明其构成成分V、A的意义如何构成“V+A”动补式二字组合的意义,然后根据构成成分V、A语义透明度的不同,将“V+A”动补式二字组合的语义透明度进行等级划分,并辅以形式验证。第三章基于实例的“V+A”的逻辑语义分析。文章根据研究范围内“V+A”动补式二字组合的数量,选取“清、正、平”这三个单音形容词构成的“V+A”动补式二字组进行实例分析。本文首先考察“清、正、平”这三个单音形容词在词典中的前后位构词,分析其意义,阐明它们在不同分布中的意义变化以及和形式的对应关系,并辅以句法验证;接着根据它们的意义抽取内涵逻辑语义;最后,初步建立它们构成的“V+A”动补式二字组合的逻辑语义模型及理解模式,努力探求语义和句法的同构关系。以期对其他“v+A”动补式二字组合的逻辑语义模型及理解模式的建立提供参考。第四章结语。概括、总结论文所探讨的问题以及得出的结论,说明论文的研究价值、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