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们发现模糊容忍度与二语习得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目前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语言学家和学者们的关注。而听力理解能力也被普遍认为是英语学习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最为基本的一项技能。目前,针对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模糊容忍度与英语听力理解的相关性研究较少,且鲜有以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故探讨模糊容忍度和英语听力理解之间的关系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均有很大的研究空间与研究价值。本研究旨在探讨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模糊容忍度和英语听力理解的关系,具体研究问题包括:1、非英语专业学生模糊容忍度的整体状况如何?2、非英语专业学生模糊容忍度和听力理解能力有怎样的关系?3、不同模糊容忍度水平学生的英语听力理解有怎样的差异?本研究以Krashen情感过滤假说和Hartmann的自我边界理论为基础,以西南石油大学166名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包括问卷调查、听力理解测试与访谈,并通过SPSS16.0统计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非英语专业生的模糊容忍度水平大部分集中在中等水平,高低两种模糊容忍度的学生占少部分,人数最少的是高模糊容忍度组。2、皮尔逊分析结果表明模糊容忍度与学生的听力理解之间呈高度正相关。3、不同模糊容忍度水平的学生与听力成绩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模糊容忍度较高的学习者其听力成绩较高,而模糊容忍度较低的学习者其听力成绩则相对较低。本项研究肯定了模糊容忍度在英语听力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从实证研究的领域支持了Krashen情感过滤假说和Hartmann的自我边界理论,并基于研究结果得出了几点启示:1、认识模糊容忍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模糊容忍度意识;2、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模糊容忍度,尽量考虑并发挥学生的差异的积极因素;3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模糊容忍程度,合理运用适合自己的听力策略;4、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不同模糊容忍度的前提下,对教材进行二次加工,有助于更有效地开展听力教学活动,实现教和学过程的统一,以获得最佳的教学和学习效果。最后,论文指出了本项研究的局限性并为将来的相关研究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