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LUENT模拟的两相一体式污泥浓缩消化反应器(TISTD)流态及其优化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ue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污泥处理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重要性已日益突出,课题组针对污泥厌氧处理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污泥浓缩消化一体化反应器的开发研究,已开发设计了两相一体式污泥浓缩消化反应器(TISTD)。根据反应器理论,反应器处理效果与反应器的流态特性有重要的相关作用,因此,本论文运用商用CFD软件FLUENT对该TISTD反应器的流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以便为反应器下一步的设计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在对TISTD反应器的流场进行模拟前,建立了反应器的计算模型:1)物理模型:流场简化为气液两相流;视为恒温场;对反应器构造进行简化。2)网格划分:采用四面体非结构化网格,并对局部进行加密。3)计算模型:湍流模型采用RNGk-ε模型,多相流模型采用混合物模型。4)边界条件:TISTD反应器所有进口定义为速度入口,所有出口定义为压力出口,内部过水孔定义为内部界面,反应器隔板定义为固体壁面,认为壁面静止,且和周边没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5)初始条件:设定操作压力为大气压,湍流强度为1%,水力直径为管口直径。   论文运用FLUENT对TISTD反应器的流场进行了模拟,从模拟结果中发现:   1)从外反应室进入内反应室的污泥形成了短流,即进入外反应室的污泥大部分没有经过浓缩,直接进入了内反应室。2)内反应室内的理想流态是形成上下两个循环,但从模拟的流态图中看出,在内反应室下部并没有形成循环。   针对TISTD反应器流态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1)关于进泥短流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调整。a.改变进泥管的位置,使进泥管与内外反应室连通口的距离增加。b.在内外反应室隔板上部开设连通孔,使部分污泥可以通过上部的连通孔进入内反应室。c.通过调整上下连通孔的尺寸,使进泥既不会形成短流,又能在外反应室进行初步浓缩。2)关于内反应室内形成循环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调整。a.由于气管分割成上下两部分的设计并不能发挥它的作用,因此将气管调整成为一个整体。b.通过调整气管出口高度,使内反应室内形成较好的内循环。c.通过调整气管的尺寸,在保持回流气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循环沼气的速度,从而使内反应室内形成更好的循环。   论文最后设计了正交试验,对上、下连通口的尺寸,进泥管的高度,气管直径,气管出口高度等一些具体参数的组合情况进行了模拟,通过考核等值面y=0上的速度矢量图,等值面x=-150,x=150,x=-50,x=50上的流速方差的加权平均值,等值面上的总动能,等值面上的平均湍流强度,得出以下结论:1)试验4(上连通口尺寸70×60mm;进泥管高度250mm;下连通口尺寸40×30mm;气管直径40mm;气管出口高度450mm)、试验6(上连通口尺寸60×50mm;进泥管高度100mm;下连通口尺寸60×50mm;气管直径50mm;气管出口高度450mm)、试验11(上连通口尺寸50×40mm;进泥管高度400mm;下连通口尺寸70×60mm;气管直径30mm;气管出口高度450mm)和试验13(上连通口尺寸40×30mm;进泥管高度500mm;下连通口尺寸50×40mm;气管直径20mm;气管出口高度450mm)这四种情况的流场分布比较好。2)因素E即气管出口高度对指标值的影响是最大的,其次是上、下连通口的尺寸及气管直径。3)TISTD反应器细部结构在最佳组合状态下的比例参数:上连通口的过水面积与内反应室的表面积之比为0.033,下连通口的过水面积与内反应室的表面积之比为0.016~0.024;进泥管到上连通口的距离与进泥管到下连通口的距离之比为0.78~0.80;气管直径与外反应室直径之比为0.1,气管直径与内反应室直径之比为0.2;气管出口的高度与内反应室的高度之比为0.35。
其他文献
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非饱和土的应力理论研究)和延安新区建设项目(延安新区高填方的渗流-变形研究)为依托,以非饱和土力学为基础,以笔者改进升级的非饱和土三轴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长,且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很多管道由于耐久性不足而时有坍塌、污水外泄事故发生,造
学位
航空运输作为国家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久以来为国家和人民带来经济效益和便利。民用机场在航空运输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伴随着我国机场大规模的兴建,机场的选址
学位
建筑结构经常遭受地震、风荷载等的作用,结构在多重荷载的作用下,不仅会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而且会危及人的生命。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截止到2008年
目前各种人工振动对环境的影响日益显著,环境振动及其治理在土动力学和环境岩土工程领域亟需解决。而人工振动主要是由地基将振动从人工振源向周边环境传播的,地基引起的周边
以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胶凝材料的混凝土是当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建筑材料,为全部建筑材料用量的70%。但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却要释放大量的CO2,使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了“温室效应”。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降低普通硅酸盐水泥基混凝土的碳排放是势在必行的。由于混凝土的碳排放主要来自普通硅酸盐水泥,因此,减少混凝土中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用量是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本研究提出以CO2作为混凝土的掺合料,提出预碳化法制
开缝组合钢板墙是在钢板剪力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抗侧力构件。本文对大宽厚比开缝组合钢板墙进行试验研究,改进措施为对预制混凝土板增加面外约束以防止墙板的整体屈曲
钢框架-内填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SRCW)是以钢框架梁柱作为外围构件承担结构重力和大部分倾覆弯矩,而内填RC剪力墙分担大部分水平剪力的一种双重抗侧力组合结构。这种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