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翻译理论的研究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不同的研究人员从不同的视角深入探讨各种不同的翻译理论,关于翻译理论的争辩也从未停息。1986年在著作《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中,Sperber和Wilson首先提出了关联理论。自从关联理论提出以后,国内许多学者开始关注这一创新性的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心理学、文学、翻译学、语言学、修辞学及语篇分析等各类学科。随后,他们的学生Gutt最早将关联理论应用于对翻译现象的解释。在关联理论的视角下,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是与大脑机制密切联系的推理过程;翻译是对源语的阐释性运用。它不仅涉及语码,更重要的是根据动态的语境进行动态的推理,而推理所依据的就是关联性,作为交际的翻译,在源语的理解和翻译过程中人们对语码的选择所依据的也是关联性。关联理论的翻译观刷新了人们对翻译的认识,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宏观的理论框架,目前许多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理论价值做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有学者对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和适用性发表了不同的观点。然而,有关关联理论与翻译教学的研究较少,研究不够深入全面,且对于关联理论在翻译教学领域的应用研究,还有待更进一步探索和验证。本项研究基于关联理论本身以及前人对Gutt关联翻译理论的研究,主要针对关联翻译理论在高等院校翻译教学中的应用而展开,探讨这一教学方法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适用性。为此,根据关联理论和关联翻译理论特点,研究者设计了具体的课堂教学步骤和程序,共分为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为译前准备阶段,教师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向学生讲解词汇和语法,推导交际信息,提供语境信息;第二阶段是课堂管理与实战阶段,教师控制好课堂时间,让学生自主翻译;第三阶段是总结评估阶段,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对某个学生翻译的作品进行讨论和评析,总结翻译经验,然后通过实践练习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为进一步验证这一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会翻译翻译能力的有效性,作者设计了相关的教学方案,并于2010年下半年山东滨州学院开展了为期12周的教学实验。受试对象来自该校外语学院两个自然班的80名大三学生,其专业是商务英语,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是外贸行业。因此掌握翻译技能对这些学生来说很必要。由于受试者所在班级每班均为40名学生,研究者随机将一个班级作为实验班,另一个班级作为控制班,并用不同的方法对其施教(实验班采用关联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模式教学,控制班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研究者在实验中采用了前测试卷,后测试卷,问卷和访谈等实验的工具,并在实验结束后认真的统计并借助了SPSS等相关软件分析了实验中得出的数据。从实验得出的结果看,对关联翻译所进行的研究很好的验证了作者事先提出的假设,即该理论能很好的适应翻译教学的需要,基于关联翻译理论的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学习者翻译兴趣的激发,也能很好的培养其翻译技能的形成。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应用这一教学模式提出了相关的建议。然而,由于现实条件和研究者能力的限制,该项研究在一些方面难免存在问题,比如,教学实验的时间较短,样本未能经过随机抽样,而且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还不是足够的深入,这些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