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唤醒:人的自由精神的开掘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ly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代对于当代人的要求已经从接受知识过渡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终身吸收新知,学会自由地、批判地思考,学会热爱世界并使这个世界更有人情味和诗意审美化。而我国现存的教育却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我们的个性、自主性、自由精神以及创造精神。培养出大量没有“灵魂”、没有“思想”、不能独立思考,缺乏创新精神的“社会人”。因此,作为专门培养人的机构,培养“全面发展的自由人”是学校乃至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是从美学的角度阐述对个体心灵的激发,通过心灵唤醒使人心灵产生顿悟的一种方式。唤醒,作为一种教育的艺术和手段,可以使学生具有创造性的自由意志,有丰富明敏的内心世界,有独立自尊的人格力量。因为教育的目的并非是传授或接纳已有的东西,而是从生命深处唤起他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创造力、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教育过程不仅要从外部解放成长者,而且要解放成长者内部的力量。心灵唤醒主要目的是通过唤醒使主体性空前张扬,而获得心灵的自由和解放。本文第一部分论述了美好的心灵是需要唤醒才能获得的。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我们教育现存的不足与弊端。第三部分提出教育有责任并且有能力去唤醒沉睡的心灵。最后一部分阐述了教育通过什么途径、手段去唤醒沉睡的心灵。
其他文献
在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成功影响下,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改变了我国传统教学模式和教育方法,专家学者、教育管理者、前线教师将教学重点从原来注重知识教学逐渐转移到注重学生自
一、传统理想教育中问题的浮现小时候,我们都写过作文《我的理想》。一篇《我的理想》的作文能折射出哪些问题?在我国《中学德育大纲》中有关于理想教育的详细规定,它到底在何种
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加快,提高和保障高等教育质量上升为社会共识。《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作为彰显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路径之一,在督促教学质量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个具有独立的凝固语法结构的词语,第一次出现是在2002年中共十六大,此前的表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中国特色的”是一个不稳定的修饰词,是对“社会主义”这个主干词的限定,而无论是从1982年的历史状况、政治现实,还是从邓小平的话语内涵和后来执政党的相关阐释来看,都是新时期对传统的社会主义的新解释,但是这个时候这种新解释还没有定型,具有实用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特点,
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阵地,课堂管理贯穿课堂活动的始终。课堂行为规范,作为课堂中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不可缺少的规范或制度,一直处于人们的教育视野之外,处于一种“想当然”的
研究性学习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通过问题研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科研和实践创新能力,这一观念随着其在中小学的实施获得广大教育专家和教师们的共识。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一批
参评的广播节目时效性强、主题鲜明、贴近性强、选材典型,从不同角度报道、分析了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和社会现象。题材选取多元化,体现了年度重大宣传主题;用多种声音符号叙
本文对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适应性进行了探讨。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和实验法,考察了上海市近250名大、中班家长在子女教养中的羞愧法使用及其与儿童的发展情况的关系。结果表明:(1)
未注意盲视和注意捕获传统上是两个相互独立进行研究的领域,未注意盲视是指当注意在其他方面被占用时,而未能注意到未被期待的物体和事件。注意捕获的研究传统上用内隐指标(
面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面部表情作为一种重要的非言语交流方式,与人们的社会交往和环境适应密切相关。本研究拟将行为数据与ERP(事件相关电位)数据相结合,探讨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