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上海确立建设国际会融中心的目标以来,会融产业就一直成为上海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城市能级提升的支柱产业。上海集聚了诸多金融要素,在产品、人才、机构和市场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都位居全国前列,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集聚经济的外部效应。作为上海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近几年来也呈现出突破性的发展态势,不但业务规模和网点数量稳步攀升,而且各项经营指标也增长明显,同时其在城市内部还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布特性。本文以第一手调研资料和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及比较归纳的研究方法,并辅助以地理制图和数理统计的技术路线,从区位的角度分析了在沪商业银行的比较优势和劣势,同吋展望了未来银行布局发展趋势。本文共分六章内容:第一章阐述了金融业和商业银行的概念,也是对相关研究动态的提炼和理论基础的总结,从而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重点以及采用的方法和手段;第二章概括了上海商业银行的发展背景,探求以自然地理优势为发端的产业兴盛动因,以及在政府推动下产业递进发展的轨迹,并指出在现有组织体系下,中外资商业银行的竞合关系;第三章重点分析了上海商业银行的空间布局特征:广域性和不均衡性同时并存,从总体上看上海商业银行依据其分布密度和等级具有明显的“核心—中心—过渡区—外围”多层次的空间体系,而从偏远郊县的角度看,商业银行又大量集中在经济条件较为优越的郊县中心城区中;同时,不同等级和体制的商业银行又由于相异的业务职能和服务对象而具有不同的布局倾向。进一步地,笔者概括了影响商业银行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人口、收入水平和商务流量为代表的经济因素以及政府推动、产业关联和企业通达性三个不同维度的非经济因素,从而使看似随意分布的银行网点有了一个规律性和结论性的阐述;第四章利用SWOT方法分析了上海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期能扬长避短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从而确保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持续性和稳固性;第五章是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用前瞻性的眼光展望了上海商业银行网点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传统物理银行的不可替代性以及市城内一体两翼和异地活跃扩张的空间布局模式;第六章是本文的研究结论与展望部分。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产业空间布局的角度出发,以商业银行这一上海重点发展的行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种统计指标系统而全面地分析其空间布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通过细化研究区域的划分,从而使分析论证更明显、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