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报对城市阅读空间的构建——以青岛三家都市报读书版为例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qlig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阅读空间与城市的文化背景、人文历史都有关系。“媒介地理学”是新闻传播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每个媒介都具有地方的自然地理和社会文化的相对特征。报纸作为文化载体,作为传播信息、知识的媒介和文化交流的平台,在城市文化空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青岛也是如此。因此,本文把城市坐标定位在青岛,把媒体锁定青岛三家都市报《半岛都市报》《青岛早报》《青岛晚报》,从这三家报纸的副刊尤其是读书版入手,分析青岛都市报读书版发展历史,联系发展现状,研究报纸读书版对城市阅读空间起到的作用。  毕竟,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和发展,媒介传播的重心正在向网络和APP转移,传统媒体日益严峻,所以探讨这个议题其实非常必要。根据国外都市报的发展趋势,以及上海、昆明等传统媒体纷纷停刊的现状来看,“一城一报”已成为一种趋势,而且距离每个城市也越来越近。在大环境的冲击之下,报纸作为信息提供者的功能正在弱化,传媒除了提供信息外,还可以提供知识和智慧,这一重任便落在了报纸读书版的身上。  本文的研究主要从编者与报纸的关系、读者与报纸的关系以及读者与读者的关系来进行层次分析:编者作为报纸读书版的内容生产者,对城市阅读空间起到重要的引导和形塑作用;读者在阅读的同时也就参与到了城市阅读空间之中,同时做出反馈,影响对城市阅读空间的再构建;分散各处的读者会形成一种虚拟的文化与交流,通过读书会、论坛等,从虚拟到现实,形成了一个文化共同体。  本文充分运用媒介地理学的城市空间概念,从青岛的三大媒体入手,分析阅读版对城市阅读空间的构建与影响,创新之处在于,理论与读者反馈和读书人士的访谈相结合,探讨都市报阅读版与青岛城市地理环境的互动关系,根据阅读版的地理要素,分析阅读版对城市阅读空间的形塑与在构建,以及城市阅读空间对阅读版的内容和风格定位的影响。
其他文献
本文试图通过从传播学角度研究网络游戏这一大众传媒新型板块的传播特点,来分析和理解网络游戏影响玩家心理及行为的内在机制。这种单独针对网络游戏,比较全面的研究其对玩家的
我国省级卫视的上星播出打破了中央电视台独家垄断全国性电视的局面,促使了全国电视市场的形成。本文研究发现,我国由卫星电视构成的全国性电视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的状态,具有从
本文以图片为立足点,运用了传播学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对于图片的影像传播进行了全景式的过程分析。通过对图片传播过程不同阶段的分析,揭示出了在图片传播过程中存在的伦理
近两年,在新媒体的四面夹击之下,传统纸媒的竞争力走低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在美国,主流大报利润下滑严重,而占全国报纸数量97%的社区报生存状况却依旧稳健。鉴于此,我们的纸媒非常想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信息传播媒体丰富多样,导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服务同质化趋势越来越突出,原创性产品和服务已经很难保证其长期独特性差异;另外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大众文化水平的提高也极大促进了消费者个性意识的发展,消费需求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在这种形势下,只有给产品赋予品牌才是出路。而随着现代社会和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竞争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与竞争阶段——品牌竞争时代,品牌的巨大威
文章研究了图书传播中的图书装帧视觉审美问题,论述基于受众角度的视觉审美原则,以及这些原则在文化艺术图书、科学技术图书、教育图书和少儿图书装帧中的运用。 文章阐述了
本文以“新有产者”的崛起为背景,考察多元化和分众化的新闻传媒是如何塑造这一新兴群体的形象,记录他们的生活,定义他们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以此来研究这些报道背后的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