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探讨了接受完全性切除术和两个周期辅助化疗后的NSCLC患者CEA.CYFRA21-1水平(两周期辅助化疗后两周致一个月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与其预后的关系,从而筛选出经上述方法治疗后仍可能预后不良的亚组患者,对其进一步的治疗将有可能获得更好的预后。方法:收集2005年7月份到2006年12月份期间在天津市胸科医院胸外科住院的符合病例筛选要求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69例,记录其在辅助化疗两周期后的血清CEA.CYFRA21-1水平,并对其随访以考查生存期。CEA>4.7ng/ml, CYFRA21-1>3.3ng/ml被视为升高组。以性别、年龄、癌组织类型、T分期、N分期、CEA水平、CYFRA21-1水平、化疗方案作为变量建立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完全切除术、辅助化疗两周期后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CEA、CYFRA21-1水平是否其为预后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组间生存差异应用log-rank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周期辅助化疗后高CEA、CYFRA21-1水平是患者总生存期的不良预后因素(RR分别为2.003、1.702),且高CEA水平还是患者无瘤生存期的不良预后因素(RR1.812)。CEA高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低于正常组(26个月vs61个月,P<0.0001);且CEA高组的中位无瘤生存时间也明显低于正常组(34个月vs53个月,P<0.0001).CYFRA21-1高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低于正常组(43个月vs56个月,P<0.0001)。结论:完全切除术后并接受辅助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接受两次辅助化疗后其CEA.CYFRA21-1有助于筛选出预后不好的亚组患者,对这一亚组的患者进行进一步的医疗干预可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及无瘤生存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