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宫至王庵河段宽、浅、散、乱,属于黄河下游典型的游荡型河段。2004年~2005年由于河势上提,整个河段主流呈“Ω”型河湾,主溜在大宫工程前坐弯形成横河,导致王庵工程上首滩地不断坍塌,-14垛被水三面包围,工程连坝背河靠大溜,造成-14垛及其相应连坝背河险情不断。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大河可能脱离王庵控导工程的控制,造成工程跑坝及王庵控导工程的弃守。
本文对该河段的治理进行了论证,并根据水沙动力学原理,结合国内外工程实践经验及黄河模型试验,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条件,对该河段的裁弯进行研究,合理选择引河的进出口位置和断面形态,确定了利于引河发展的裁弯比、入流角度及水沙边界条件等参数。研究了有利于裁弯发展的河道流量变化过程,制订小浪底水库的调度方案。
为确保裁弯目标的实现,分析了引河发展的不利状况,研究了开挖入水口处滩岸,改善入流条件;刷深扰动河床泥沙,防止引河入口淤积等辅助措施。通过精心的施工组织,小浪底水库的优化调度,使引河顺利开挖完成,并使引河按预设过程发展。
裁弯工程实施成功后,解除了工程及滩区险情,规顺了该段河势,为黄河下游河段的河道治理提供了新思路,为在高含沙游荡型河道进行裁弯取直积累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