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中日两国地理环境的不同,导致两国对于灾难事件的重视程度不同。日本自身属于地震灾害的高频发地带,把地震灾害相关的科学知识和应对地震灾害的方法写进了中小学生的课本中,将突发性灾难事件下的科学传播内容放到了常规社会下的科学传播过程中。在突发性灾难事件下,中日两国的民众在应对突发性灾难事件时表现出来的不同的反应,说明了两国科学传播机制有所不同。本文将通过探讨中日两国分别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和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中的表现,运用拉斯韦尔的“5W”模式对两国科学传播机制的五大要素,即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以及传播效果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两国在科学传播机制方面的差异所在。在对比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中国科学传播机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健全完善科学传播机制对于公众科学素养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学的向前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的科学传播机制还不够健全,需要完善和发展,只有汲取别人的长处,结合自己国家的具体情况,才能更好的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学习他人的经验来完善自身。因此,在基于对突发性灾难事件下中日两国科学传播机制的研究,给今后构建中国科学传播机制的构建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