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国际关系史角度出发,对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在伊朗与以色列关系变化之中的伊朗犹太人生存场景进行了系统分析。公元前586年居鲁士大帝将伊朗犹太人从“巴比伦之囚”中解救出来后,伊朗犹太人就属于伊朗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伊朗犹太人在伊朗生活的两千多年中,他们的命运时好时坏,人口规模也时大时小,其政治、经济、宗教与文化发展的兴衰存亡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伊朗国家利益的需求。1941-1979年是伊朗犹太人在伊朗的“黄金时期”。在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国王统治下的巴列维王朝施行了西方化、现代化与世俗化的改革,加之国王亲以色列与美国的立场,使伊朗犹太人从中受益匪浅,他们的政治、经济、宗教与文化得到高速的发展。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的初期与建立了伊斯兰共和国后的霍梅尼时代,整个伊朗犹太社区遭受重创,一下从巴列维王朝的繁荣中急转直下,跌落至阴暗的谷底中。大量伊朗犹太人移民到以色列、美国、欧洲等地,剩下为数不多的伊朗犹太人继续留在伊朗家园。霍梅尼后的伊朗进入了哈梅内伊时代、经历了拉夫桑贾尼政府、哈塔米政府与现今的内贾德政府,因为伊朗与以色列关系的变化、历史传统及伊朗国家利益诉求的多样化等因素,伊朗政府在对待伊朗犹太人时执行了较为宽容的政策。鉴于当前伊朗核危机的爆发,伊朗与以色列及美国关系的持续恶化,伊朗犹太人的命运将可能再次充满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