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中国政府发展农业政策关注的目标。湖南是我国水稻主产区,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之首,其水稻熟制选择是否健康合理,关系到到国家粮食生产的安全。本文以湖南双季稻主产区水稻熟制选择为调研对象,研究了水稻生产现状及稻田耕作制度发展、演变历程,系统剖析国家农业政策导向耕作制度倾斜,对比分析水稻熟制功能与效益,探讨产量差原因,通过对不同区域农户进行调研,分析其熟制选择行为与导向。主要结论如下:1.湖南省自然资源优越,适合双季稻种植。湘北水稻主产区耕地面积较多,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应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方面发展,构建适于区域特点的水稻商品粮生产基地;湘中水稻主产区靠近都市圈、工商返哺农业明显,应向都市与城郊型农业发展;湘南水稻主产区农业生产条件不佳、但临近沿海发达地区,适合发展外向型农业。2.湖南省耕作制度受政策、农业科技、社会经济等驱动明显,大体经历了恢复调整、缓慢发展、迅速发展、改革发展、稳步发展、结构调整、恢复发展8个时期,从粗放低效传统农业,逐步向集约高效型现代种植农业转变。3.通过对湖南水稻熟制选择特征分析证明:积极的惠农政策导向,可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双季稻面积稳定增长。通过对2011年湖南水稻生产的分析,全省双季稻比单季稻种植面积多出14.6%,单产多了69.02%,总产量多了98%,每公顷利润多出52.7%,经济效益和生态功能明显优于单季稻,应优先发展双季稻保障粮食安全。4.通过对稻田不同熟制高产潜力研究分析,双季稻理论产量、生产水平分别比单季稻提高58.7%、100%。通过增强农户种粮意愿、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等可以缩小水稻产量差;目前应以提高单产、复种指数来增加水稻总产。5.湘北、湘中、湘南水稻主产区水稻熟制选择,区域仍以双季稻为主。选择双季稻的主要原因是政策的帮扶、采用先进技术节约劳力和取得更多现金收入。目前补贴效益逐渐减弱,双季稻改单季稻的趋势明显。应不断拓宽对农业政策扶持的空间和力度,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双季稻种植比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