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本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实现最终的目的产品,资本形成的特点就是目的产品实现的特点的前因。在西方经济学的概念中,资本形成就是投资,就是获得或者创造出能获取产品的生产要素或者说资源。纳克斯告诉我们,资本匮乏是阻碍不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对于我国民族地区农村这样的不发达经济体来说,加快资本形成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手段。
由于历史和现实环境的原因,我国民族地区农村的资本形成瓶颈一直是困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得到大量的资本来推动经济发展,但是事实却是资本形成的来源不足、速度不快、动力不够;另一方面已有的固定资本的利用效率又非常低下,浪费了已有的资源。
在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过度的过程中,民族地区农村已经开始从一个相对封闭的发展环境逐步快速的开放,资本形成也从一个相对缓慢的自我积累过程到逐渐地接受和吸引外部投资。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民族地区的农村资本形成状况已经有了令人欣喜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资本形成的数量快速的增长、资本形成率和形成效率逐渐提高、资本形成的结构逐渐优化,这一切都对民族地区农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但是,民族地区农村资本形成的速度不快,与其他较发达地区的差距还在不断拉大;民族地区农村资本形成的结构还处于传统的生产方式的结构中;农户作为该地区的生产主要群体的作用没有有效发挥,农户的内源性资本相对萎缩并趋向于农业,使得农户的投资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缩减,这些问题都在困扰着民族地区农村资本形成。对这些特点的分析和对问题的研究将是本文将要着力的要点。
那么在新的世纪新的经济环境下,如何有效的组织资源,促进民族地区农村资本形成的又快又好的积累将是该地区发展的要点,笔者认为内源性资本的不断积累和外源性资本的供给冲击形成了推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两条主线,这两条主线在不同时期将承担不同的作用,也有不同的作用方式。
因此,基于以上的一些思考,本文通过以云南省农村地区的资本形成为例,对这一地区资本形成和积累过程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在各个不同阶段的不同的资本形成方式、形成特点、资本形成的效率、资本形成的效应、资本形成的问题以及与其他非民族地区农村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以期能对促进民族地区农村的经济发展奉献一些浅知薄见。
为了比较完整的阐述我的观点,本文的主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资本形成的相关概念、理论的发展以及国内外学者的相关文献综述,为下面进一步阐述引入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简述资本形成理论的应用性指标、我国民族地区农村的资本形成的概况。
第三部分:以云南省为例,对我国民族地区农村资本形成问题运用各项相关评价指标进行深入的探讨,并以山东省和全国平均水平作为参考系进行对比,一起发现其中的问题、不足、长处。
第四部分:针对以上的分析所发现的问题,对民族地区农村资本形成的快速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