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1部分:PET/CT在气道受累的复发性多软骨炎中的辅助诊断价值研究目的:评估18F-FDG PET/CT对于辅助诊断气道受累的复发性多软骨炎(RP)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我院23例气道受累的RP患者的临床表现、PET/CT检查和病理活检的结果,将PET/CT法分别与McAdam、Damiani、Michet这三种诊断标准的对RP的诊断率进行比较,再将PET/CT与耳鼻活检、支气管镜活检这两种常见的活检手段对RP的诊断率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对PET/CT辅助诊断气道受累的RP的可靠性做出判断和评估。研究结果: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发现了收集的23例RP患者均表现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其中有7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只表现为气道受累。而经PET/CT检查发现,除了有2例患者显示阴性结果外,其余21例患者均能发现有部位呈现明显的FDG摄取,而且PET/CT能发现无临床症状的受累部位,尤其是耳鼻、肋软骨等部位。在对PET/CT法分别与McAdam、Damiani、Michet的诊断率进行比较中,我们发现PET法诊断RP的成功率显著高于McAdam(91.3%VS 34.8%,P=0.001),高于 Michet(91.3%VS 56.5%,P=0.021),与纳入活检的 Damiani 诊断标准无差异(95.7%VS 91.3%,P=1.000)。将PET/CT与耳鼻活检、支气管镜活检这两种活检手段对RP的诊断率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发现PET/CT的诊出率明显优于支气管活检(73.3%VS 20.0%,P=0.004),与耳鼻活检无差异(77.8%VS 88.9%,P=0.625)。研究结论:18F-FDG PET/CT可以作为诊断无症状气道受累的RP的一种辅助手段。PET/CT可以发现临床症状不明显的软骨炎部位,将PET/CT与临床症状结合对RP进行诊断可以提高仅凭临床症状诊断RP的诊断率。跟活检相比,PET/CT的诊出率明显高于支气管镜活检,与耳鼻活检无明显差异。第2部分:气道受累的复发性多软骨炎的胸部CT和肺功能特征研究目的:分析气道受累的RP患者的肺功能检查(PFTs)和胸部CT特征,然后进一步探索气管尺寸和PFT测量值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38例气道受累的RP患者的临床资料、肺功能检查(PFTs)、胸部CT检查的结果。对于PFTs结果,我们主要观察患者是否具有通气功能障碍,以及重点关注并记录FEV1、FEV1/FVC、PEF、FEF50%、FEF75%、FEF25%-75%等通气功能和小气道功能指标的测量值。对于胸部CT图像,我们主要观察图像中气管包括主气管、左右主支气管、肺叶支气管、肺段支气管和肺部以及淋巴结的病变情况,分析相应部位的病变特点和观察气道的受累范围。将以上获取的胸部CT图像采用标准算法进行重建,使用半自动图像处理程序对这些CT图像进行分析,接着从周围结构中提取出气管腔。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出气管腔的面积以作为所选图像上的气管横截面积(CSA),由于CSA可能受患者身高和体重的影响,因而我们通过每个患者的身高和体重计算出每个患者的体表面积(BSA),将CSA归一化为BSA,以CSA/BSA值作为衡量每个患者气管尺寸大小的指标。最后将算出的CSA/BSA值与PFT测量值作相关性分析,探索二者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研究结果:通过观察并分析PFTs结果,发现31例行肺功能检查的的患者中有30例都表现为阻塞性通气障碍,1例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其中呼吸流速-容量环中呼气相平台期5例,双相平台5例。患者的通气指标FEV1、FEV1/FEV6、FEV1/FVC、PEF,小气道指标 FEF25%、FEF75%、FEF50%、FEF25-75%以及它们占预计值的百分比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通过观察胸部CT图像,可发现:气道受累的RP患者存在明显的气管壁的弥漫性增厚、狭窄和钙化,其中主气管和左右主支气管是上述变化最常见的受累部位,部分可体现在肺叶支气管和肺段支气管。通过对CSA/BSA值与部分PFT测量值作相关性分析,发现:CSA/BSA值与肺通气功能指标 FEV1、FEV1%计值、FEV1/FEV6、FEV1/FVC、PEF、PEF%预计值及小气道功能指标FEF25%%预计值、FEF75%%预计值、FEF50%%预计值、FEF2575%%预计值呈正相关关系(r=0.385~0.739,P<0.05)。当 CSA/BSA=119.85 mm2/m2时诊断RP患者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轻中度和重度与FEV1%预计值=60%诊断符合率最高,敏感度77.8%,特异度84.2%,阳性预测值78%,阴性预测值84%,Kappa 值 0.602。研究结论:肺功能检查(PFTs)和胸部CT都能很好地反映RP患者的气道受累情况。气道受累的RP患者在PFTs上主要表现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胸部CT可见气管壁弥漫性增厚、狭窄和钙化,而该变化主要体现在主气管和左右主支气管。胸部CT与PFT在描述RP患者气道受累的特征上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胸部CT中反映气管尺寸大小的横截面积/体表面积(CSA/BSA)值与部分PFT测量值呈正相关关系。因此,通过PFTs和胸部CT的结合可以更好地描述RP的气道受累特征。全文总结:(1)18F-FDG PET/CT技术可以根据接受信号的变化来帮助定位炎症的部位,将18F-FDG PET/CT加入到RP的诊断中后,PET/CT不仅能发现临床症状明显的受累部位,还能发现内部有炎症但临床症状无表现的额外的受累部位,因此将PET/CT与临床症状相结合可以提高现行的仅通过临床症状来诊断的McAdam和Michet这两种诊断标准的诊断率。除此之外,研究还发现PET/CT对于RP的诊断率显著高于支气管镜活检,且与耳鼻活检无明显差异,而PET/CT作为无创的检查手段,比活检更加安全和简便。所以,18F-FDG PET/CT在辅助诊断气道受累的RP中极具应用价值的。(2)对于合并气道受累的复发性多软骨炎,我们对其肺功能检查(PFTs)和胸部CT结果及二者的相关性做了详细地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大多数RP患者的肺功能都表现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可见特征性的F-V呼气相或者吸气及呼气双相平台。而通过观察胸部CT图像,我们发现气道受累的RP患者存在明显的气管壁的弥漫性增厚、狭窄和钙化,其中主气管和左右主支气管是上述变化最常见的受累部位。根据以上结果,我们发现PFTs和胸部CT结果都反映出了患者存在明显的气道阻塞。最后,通过CSA/BSA值与PFTs测量值的相关性分析我们发现,CSA/BSA值与部分PFTs测量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且当CSA/BSA=119.85 mm2/m2时诊断RP患者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轻中度和重度与FEV1%预计值=60%诊断符合率最高,也进一步说明了 PFTs和胸部CT在反映气道受累情况上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结合可以对RP患者气道受累的情况和严重程度做更可靠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