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党中央提议,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组织部等相关部门认真讨论后决议,从2008年——2013年精心选聘大约100000名从大学毕业的人才到农村村部任职。2006年开始到2012年,大连市连续选派了2000名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做村官。目前大连市各县市区在村服务的大学生1000余名,完成了“十一五”期间“一村一名大学生”的目标。大学生村官政策给大连农村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以及大学生的自身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呢?大学生村官政策存在那些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从政策科学的角度对我国大学生村官政策尤其大连市“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进行了全面而细致地论述。本稿由六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绪论,概述了该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侧重国内);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大学生村官”政策概述:以公共政策分析法为主要研究依据,公共政策分析法是政府为了解决公共政策问题而选择的政策本质、产生原因以及实施效果的研究;主要阐述“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基本概念及政策演化路径;大连市“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的意义,分别从政治、经济、社会的角度客观评述了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积极意义以及政策实施与发展历程势必伴随的一些矛盾和问题;第三部分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实施现状:(一)分别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大学生村官、当地村官、村民进行调查,包括大连市大学生村官的基本情况、求职动机、待遇情况、工作中的障碍、期满后的意向以及村民对他们的评价等调查,对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为后面的研究提供支撑;(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政策执行成效:完善制度建设,创新管理模式;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大学生村官自身成长;(三)存在问题:个人志向与政策目的不符;大学生村官工作被动、熬时间;缺乏基层工作经验、成长时间不足;政策执行主体的行为偏差;被借调情况较严重;“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政策的指导思想被误读。第四部分为计划实施有效性的建议: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构建大学生村官培养模式和培训机制;延长大学生“村官”的任期、就近分配的原则、提高执行主体的政策认同感、禁止借调、提高大学生村官政策引导信号的精准度、完善政策内容,提高政策合法性。第五部分总结要点。通过以上分析工作研究,希望能够给大连市和全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决策者、管理者和实施者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