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费既是社会再生产的起点,又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研究消费问题目的在于不断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拉动经济的持续增长。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虽然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城乡居民的消费差异也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新疆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在这种特殊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下,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特征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本研究以新疆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为研究对象,从实证角度对新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进行印证,运用相关消费经济理论系统解释形成差异的原因,并得出相关结论。 论文的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和评述,在总结现有文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说明了主要研究方法和内容。第二部分对消费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为后续研究做理论支持。 论文的第三部分对新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现状进行描述分析。首先分析新疆城乡居民消费的总体水平差异,得出新疆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在波动中渐渐提高,但其差异也越见明显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分析新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结果显示:新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由生存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过度,不同的收入群体消费支出差异显著。 论文的第四部分综合运用了ELES模型对1994-2010年新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新疆城乡居民呈现出一种典型的二元经济特征,农村整体消费水平大大落后于城镇。2.新疆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还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消费结构升级尤为重要。3.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对价格变化更敏感。4.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对价格变化更加敏感,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受食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比较大。 论文的第五部分运用虚拟解释变量模型分析影响新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因素。首先,分析不同收入分组对消费结构差异产生的影响。其中,最低收入户、低收入户和中低收入户的城乡居民对生存资料消费的差异性最低;中等偏上收入户以及高收入阶层对于享受资料的消费差异逐渐增大;最高收入水平户对发展资料的消费差异最大。其次,对新疆八个地州的消费差异进行分析,发现规律: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差异小,经济发展水平低民族居住集中的地区差异大。最后,定性的分析消费观念、消费环境、消费习俗和社会保障制度因素对居民消费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全面的解释了新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形成的原因。 论文的第六部分结合实证分析结论,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异和地区差异、优化消费环境、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调节消费政策等角度提出建议。论文的第七部分是总结与展望,对全文进行总结,找到本文的不足之处,并对下一步的研究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