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间武术是中国人民在生存斗争中创造出来的,带有质朴无华的原始风貌和浓郁的乡土气息的独特身体运动形式,其千百年来的沧桑发展和文化积累被近代以来的武术学者们公认为中国武术发展的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全息缩影”。然而在城市化、信息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其习练群体和科研发展正呈现边缘化倾向,“人亡艺绝”的现象也十分严重,一些民间武术文化特性正从群众视野中逐渐远离,民间武术生存空间正在缩小。要解决民间武术逐渐失落的问题,把握民间武术价值功能的嬗变过程是重要前提。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比较研究法以及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从社会的转型和武术价值功能转变的角度,遵照需要-创造价值理论以及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将民间武术从古至今做一个详细而深入的脉络梳理,掌握民间武术价值功能的变化趋势及规律,以期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在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基础上,为民间武术新的社会价值功能的探索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研究表明,作为一项人体运动文化,武术萌芽之初其功能发展便遵循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生理、安全的基本需求使得技击成为其本质属性,防身自卫、强身健体成为其固有功能。随着人们思想脱离愚昧、经济文化繁荣发展,心理空虚亟待填补,以技击为基础的带有血腥气的“两两相当”武技较量使得其观赏娱乐价值得以正式体现,哲学思想体系完善的同时教育价值深化并就此衍生出修身价值,即通过技术的感性形态对习武者的思想、情感和意志施加影响,从而实现身心互赢。而民间武术与导引养生逐渐接触融合的过程也使其健身价值愈加被人们所重视。此外,个体之间社交的需求,使得民间武术固有功能和衍生功能所营造的场合中,社会交往功能自然产生,经济文化价值就此凸显。对于民间武术当今遭遇传承断层的危机,主要归因于其自身传承特征的弊端、当代“文化失根”的危机以及农民信仰的缺失。要缓解当前危机、维护民间武术的传承,就要充分发挥其文化教育价值和经济休闲价值,从制度层面予以政策扶植,同时加大经济文化与民间武术的交融,增强民间武术组织的自我造血和原创能力,从而达成齐飞共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