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国内外学者们对教师行动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探讨逐渐升温。但相对于国外比较成熟的研究状况,国内对于教师行动研究还比较薄弱,尚处在介绍引进的阶段。比如:根据刘润清等学者在2003年全国高校英语教师的调查,高校教师中只有5.8%的人熟悉(教师)行动研究。而且,国内出现较多的相关研究多是将校本课程发展、教师个人专业化发展与教师行动研究结合起来,多偏重教育学理论方面的探讨。运用教师行动研究框架和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的案例不多,而且鲜有高校教师直接参与其中的例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跨文化交际教学也是应用语言学领域里另一个研究热点。但是,目前把教师行动研究与跨文化交际教学相结合的作法似乎不太多。介于以上种种缺憾和不足,本文作者兼以大学英语教师和教师行动研究框架研究者的双重身份,从2007年开始在其所任教的东华大学为公共英语硕士研究生开设了一门独立的《跨文化交际》课程。其研究和实践的目的是为了验证作者前期的教学假设:学生在已有一定英语水平的前提下仍旧存在某些跨文化交际的薄弱环节。更为重要的是,作者希望通过她的教学实践,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跨文化交际的认知框架,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的敏感度。与此同时,在教师自我反思教学及与学生互动的基础上,本文作者也在跨文化交际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估手段方面获益匪浅。本论文实质就是上述教师行动研究框架运用到跨文化交际教学实践的过程报告。在长达一年半的教学实践中,作者不断反思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评估手段,运用了观察、问卷、访谈等诸多方法不断完善《跨文化交际》的教学,以期能更好地实现该研究的设计,完善课该程设置的初衷,同时体现教师行动研究不断循环、螺旋上升的研究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