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扶贫开发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针对我国农村发展不平衡的实际,为缓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由于自然条件、社会历史、经济基础和劳动力素质等原因,凉山彝族地区资源的富饶与现实的贫困并存,全州17个县市有11个国家级重点贫困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集中连片贫困区域近4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一,世界上也罕见)是该州的基本情况。经过二十多年的扶贫开发,凉山州的贫困状况已经有了显著的改观和发展,但发展差距仍然很大,被人称为“全国扶贫工作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扶贫开发工作,伴随着国家的整个扶贫开发战略措施的实施进程,立足于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品格,顺应了扶贫工作由“输血式”向“造血式”、由解决贫困群众临时温饱到开发式扶贫、由单一分散向整村推进转变的历史过程。本文将凉山州扶贫开发模式历史沿革界定为三个阶段:起步、探索阶段(1984—1993年)救济式扶贫模式;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年)开发式扶贫模式;新世纪新阶段(2001—2009)统筹型、捆绑式新模式。对三种扶贫模式在特定时期的优势科学性和存在弊端进行了归纳分析。结合“十二五”开局之年和国务院的(2011—2020)十年扶贫攻坚工作纲要颁布的发展契机,本文试就凉山州的扶贫开发模式进行解析、整合,并结合新形势,构建了围绕扶贫实施主体、实施对象及实施方式的,扶贫实施主体形成联动机制,实施对象和扶贫实施主体形成共同参与扶贫开发互动局面的凉山州联动与互动扶贫开发模式,并用2009—2010年的有关数据对该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提出了创新扶贫工作机制,逐步健全联动与互动扶贫开发机制;明确扶贫目标,加强资金整合,有的放矢;明确扶贫对象,充分挖掘利用资源拉动经济,发展地区特色产业;围绕扶贫宗旨,做好扶贫规划,抢抓机遇;健全扶贫工作机构,加强扶贫工作干部队伍素质建设;制定和完善扶贫工作行政法规等具体思考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