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是与西北贫困地区农村小学一位语文教师合作展开的作文教学行动研究,通过课堂观察、讨论、写研究日志、访谈等方式,与教师相互交流、反思等,在实践中尝试探索通过作文教学的改革来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有效途径,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适合当地的作文教学方式,从而改变现有的作文教学效果不佳的状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封闭的西北贫困地区农村学校,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提高与作文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提高作文能力是提高学生普通话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社会的发展使得交流越来越频繁,克服方言影响,提高西北农村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就显得非常重要。开展作文教学研究活动有利于学生普通话的练习。2、在西北贫困地区农村学校,把儿童日常生活与写作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是作文教学的有效模式之一。对日常生活的仔细观察、细心体会和用心思考是学生完成作文的前提。教师引导学生对生活材料的酝酿是作文成功的关键环节。在西北贫困地区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要跳出书本的约束,结合儿童日常生活经验进行。3、通过作文教学的研究活动,教师角色有了一定的转变。从师生关系来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师是教学的主角、学生是教学的配角的观念;从教师自身来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成为教学的研究者。教师要克服书本、教材对自己教学的限制,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课程资源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因此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是教师观念转变的有效途径之一。4、开展作文教学研究活动对提高西北贫困地区农村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在作文教学活动中,提高了写作水平和说话能力,同时也得到了道德教育,并且审美能力也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