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贫困地区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之行动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ycb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是与西北贫困地区农村小学一位语文教师合作展开的作文教学行动研究,通过课堂观察、讨论、写研究日志、访谈等方式,与教师相互交流、反思等,在实践中尝试探索通过作文教学的改革来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有效途径,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适合当地的作文教学方式,从而改变现有的作文教学效果不佳的状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封闭的西北贫困地区农村学校,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提高与作文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提高作文能力是提高学生普通话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社会的发展使得交流越来越频繁,克服方言影响,提高西北农村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就显得非常重要。开展作文教学研究活动有利于学生普通话的练习。2、在西北贫困地区农村学校,把儿童日常生活与写作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是作文教学的有效模式之一。对日常生活的仔细观察、细心体会和用心思考是学生完成作文的前提。教师引导学生对生活材料的酝酿是作文成功的关键环节。在西北贫困地区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要跳出书本的约束,结合儿童日常生活经验进行。3、通过作文教学的研究活动,教师角色有了一定的转变。从师生关系来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师是教学的主角、学生是教学的配角的观念;从教师自身来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成为教学的研究者。教师要克服书本、教材对自己教学的限制,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课程资源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因此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是教师观念转变的有效途径之一。4、开展作文教学研究活动对提高西北贫困地区农村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在作文教学活动中,提高了写作水平和说话能力,同时也得到了道德教育,并且审美能力也有所提高。
其他文献
全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主体内容共三部分:第一部分(第2章),论文第二章对大学学科的源流和趋势及其结构进行了探讨,并在剖析"合并高校学科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基础上,认为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国家医疗保健制度的不断完善,人们的健康观念也在不断转变,同时有更高的健康诉求,从而对医生的医疗技术及服务水平也有更高的要求。推及医学教育,高等医学院校
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一样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教育还要为各方面的创新工作提供知识和人才基础.进行教育创新,首先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力提高
基于经典测量理论(CTT)的多源评估的研究存在着诸多的局限,本文通过采用多元概化理论(MGT)对多源研究中评估者效应,跨维度的评估者间一致性,评估目的对于评估质量的影响等进行了探索。研究发现,在绩效评估的总方差变异中,评估者效应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多源评估系统中,同级评估的评估质量好于上级评估的评估质量;在上级评价中,评估用于发展性目的时的评估一致性要比用于行政性目的时的一致性要高。本文希望通过这
重点大学中农村学子的比例逐年减少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教育问题,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着农村学生在学校教育中怎样的存在状态?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在农村教育场域中,很多学生处于一
宁波奉化布龙作为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不仅是浙江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几千年传统体育文化历史的淘沙中,奉化布龙不断结合现
学业社会比较对大学生身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大学生群体中的学业社会比较是大学生进行社会比较的重要方面,并且学业社会比较会对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学业成绩、主观幸福感产生
兴趣,一直以来都是心理学和教育学十分关注的研究领域。对学习兴趣的研究表明,先前背景知识是影响兴趣水平的一个主要因素。  以往研究大多是从先前背景知识与兴趣水平的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