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牧是内蒙古天然草原最主要的利用方式。家畜是放牧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家畜种类及其组合对草原植物群落有不同的影响,但关于放牧对内蒙古草原影响的研究多集中于放牧强度和时间,而对不同家畜种类的影响研究较少。本研究以内蒙古锡林郭勒典型草原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大针茅(Stipa grandis)植物群落为对象,研究中度放牧强度下3种家畜(牛、绵羊和山羊)对草原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采用区组试验小区设计,共使用16个放牧草地小区,代表4个处理(3种家畜+无牧对照),每个处理4个重复。结果表明:1)不同家畜影响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优势度组成:与无牧草地相比,放牧绵羊显著降低了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的重要值(P<0.05),而放牧牛显著降低羊草和大针茅重要值(P<0.05),放牧山羊显著降低大针茅重要值(P<0.05)。与放牧绵羊相比,放牧山羊和牛显著降低草地中羊草重要值(P<0.05),但显著提高糙隐子草的重要值(P<0.05)。大针茅重要值在放牧三种家畜的草地间没有显著差异。与无放牧草地相比,放牧牛显著提高了草地的物种丰富度、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H)及Simpson优势度指数(R)(P<0.05),而放牧绵羊和山羊的草地植物多样性指数与对照草地无显著差异;放牧牛的草地三种多样性指数也显著高于放牧绵羊的草地(P<0.05)。2)不同放牧家畜影响草地植物地上现存量:与无牧草地相比,放牧绵羊显著降低了大针茅、糙隐子草和其他杂类草的地上现存量(P<0.05);放牧牛和山羊则显著降低了羊草、大针茅和糙隐子草的地上现存量(P<0.05)。放牧绵羊草地的糙隐子草地上现存量显著低于放牧牛和山羊草地(P<0.05);放牧牛草地的羊草地上现存量显著低于放牧绵羊的草地(P<0.05)。放牧山羊的羊草采食量显著高于放牧牛的采食量(P<0.05),但与放牧绵羊无显著差异。3)不同放牧家畜影响草地植物功能群在群落中的相对生物量:与无放牧草地相比,放牧绵羊和山羊显著增加了根茎型禾草的相对生物量,但降低低矮丛生型禾草的相对生物量(P<0.05);放牧牛显著增加一、二年生植物的相对生物量(P<0.05)。不同放牧家畜对草地净初级生产力无显著影响。4)不同放牧家畜影响草原植物群落的水平空间格局:与无牧草地相比,放牧家畜降低了群落中植物种群的空间异质性,即无牧草地中大针茅和羊草种群明显的斑块特征在放牧草地中没有出现。说明草地植物种群空间异质性虽受放牧家畜的影响,但土壤微地形和土壤等结构性因素的影响具有主导作用。5)中度放牧条件下,连续三年放牧对土壤(0~20 cm)含水量和容重没有显著影响。与无放牧草地相比,放牧牛草地土壤0~10 cm全氮全碳含量较低(P<0.05),放牧绵羊草地土壤0~10 cm全磷含量较高(P<0.05)。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首次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区,采用实验的方法同时比较三种主要家畜放牧对草原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加深了家畜放牧影响草原生态系统动态的认识,并可为优化草原放牧管理,尤其优化畜牧群结构促进草原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