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分析产业、产业政策及其社会功能入手,提出产业政策法制化的问题。然后,从经济、政治、法学等多个领域分析产业政策法制化的理论基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不能仅听命于行政权力,必须受制于法律这种既定的规则。因为只有法律才能够创造平等、自由的环境,协调市场中的各种复杂利益关系,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政治民主关于程序、自由、平等、高效、权利制约权力的要求,决定着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必须民主化、法制化。产业政策作为国家经济政策的一种,并不一定总是能够确保维护社会利益。而法制化的产业政策通过第三法域的调控可以协调国家利益、个人利益以及社会利益之间的冲突。为进一步论述产业政策法制化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论文还就高科技产业化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国家积极职能的影响等三个方面,考察了产业政策法制化的社会动因。具体来说,高科技产业化发展需要法律来规范和助推,产生的负面效应需要法律来消除和救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交往的增加带来了普遍性的法权要求;随着各国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的增强,为了遏制“政府失灵”情形的出现,产业政策法制化成为必然趋势。最后,对正在走向法治的我国来说,产业政策法制化进程依然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为此,文章分别从规范模式、规范结构和规范体系等方面探索我国产业政策法制化应该如何构建并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