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额叶皮层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系统对风险抉择行为的调控作用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ices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为抉择(Decision Making)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心理过程。其中,风险抉择(Risk Decision Making)是抉择者对抉择对象可获得的收益条件和可能出现的概率做出判断,对成本和收益进行权衡,从而做出抉择的行为。研究表明,行为抉择的“评估中心”在前额叶皮层,在权衡收益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并且,多巴胺影响风险抉择行为。本实验室之前一些研究发现,去甲肾上腺素调控前额叶皮层学习、记忆和注意力控制的认知功能。然而,前额叶皮层多巴胺系统和去甲肾上腺素系统对风险抉择行为的调控作用尚不清楚。本实验中,我们利用自主设计与制作的行为训练装置,训练大鼠进行“风险抉择行为训练”,采用颅脑局部注射方法,对双侧前额叶皮层注射D1受体、D2受体、α2受体激动剂或拮抗剂,观察大鼠风险抉择行为受到的影响。  实验发现:①大鼠在风险抉择行为中偏好风险选择。②D1受体激动剂不改变风险选择概率,但升高Win-Stay水平、降低Lose-Shift水平;D1受体拮抗剂降低风险选择概率,却不改变Win-Stay和Lose Shift水平。③D2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均提高风险选择概率,但D2受体激动剂降低Win-Stay水平,D2受体拮抗剂升高Win-Stay水平。④α2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均降低风险选择概率,α2受体激动剂降低Win-Stay水平,α2受体拮抗剂不改变Win-Stay和Lose Shift水平。  以上结果表明,大鼠在风险抉择行为中偏好风险选择,且大鼠前额叶皮层D1受体、D2受体和α2受体激动剂或拮抗剂影响风险抉择行为,但对策略的影响并不相同。其中,D2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通过影响大鼠对于奖励的敏感性,可以改变Win-Stay水平,从而改变风险抉择行为。
其他文献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的陆地面积中约有三分之一是干旱、半干旱土地,且该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干旱对全球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在诸多自然逆境中居首位,其危害相当于其它自然灾害之和。因此,植物耐早机理相关研究及探索如何提高植物抗旱能力长久以来都是科学家关注的热点之一。从分子水平上阐明植物抗旱性的物质基础及其生理功能,从而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创造耐旱新品种是植物抗旱性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干旱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广泛而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