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泉眼水库消落带植被特征与植物对水质修复技术研究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dongji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泉眼水库修建后,由于水库的调度运用及季节变化形成了大面积的消落带。本研究以西泉眼水库枯水线和洪水线之间的带状区域为研究区段,根据需要采用分层取样法设置40个采样点,于2010年6月至9月对研究区植被进行野外采样调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数据处理,分析研究区植物物种组成、生活型和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等现状,并运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技术对研究区植物群落进行生态分类,分析植物群落的生态学特征。同时针对研究区植被特征,筛选适宜的植物物种,用做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为西泉眼水库库区消落带生态系统保护、植被恢复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西泉眼水库消落带植物共有27科57属82种,研究区植物组成较为丰富,菊科、禾本科、蓼科为种数最多的3个科,优势明显。其中菊科(Asteraceae),共13属21种,禾本科(Gramineae),共8属9种,蓼科(Polygonaceae),共2属7种。植物区系以北温带和世界分布型为主体,单种属和寡种属植物较多,具有北温带区系植物特征,植物地理成分简单。研究区植物生活型多以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生长快,短期内就能够形成小群聚或单一优势种,可以很好的适应水库丰枯水位变化。湿生植物占优势,水生植物较为匮乏,挺水植物如菖蒲、香蒲、芦苇等盖度小,且植物种类单一。(2)实验表明芦苇、藨草、菖蒲、泽芹和泽泻5种供试植物对污染水体都具有很好的适应性,且生长能力强,4种植物组合对污水污染物的去除率达到80%以上。总氮去除率藨草+泽芹91.45%>菖蒲+藨草86.38%>泽芹+泽泻85.91%>芦苇+藨草84.88%;对磷的去除率藨草+泽芹90.15%>菖蒲+藨草88.78%>泽芹+泽泻88.61%>芦苇+蔗草88.3%。植物对水绵的生长具有很好的抑制和吸附作用。
其他文献
教学细节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话语、行为,以及交互作用的各种细微环节。教师正是通过对众多教学细节的演绎而将其转化为深刻影响学生思想的可接受的力量。以《因数与倍数》一课为例,阐述教学细节的把握:理解教材,精心预设;捕捉生成,有效处理。
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的QB26640—2011《阀门壳体最小壁厚尺寸要求规范》国家新产品标准,已于2012年9月起在全国阀门业正式实
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取得成功并达成《巴黎协定》对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在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上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化和清晰的过程。中国国家最高领
目的:观察分析实施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配合早期肢体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7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小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