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微织构PCBN刀具干式车削钛合金的切削性能研究

来源 :长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oliu1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钛合金因其拥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机械性能被广泛用于航天航空、飞机制造、船舶等领域。但钛合金因其材料特性一直被视为难切削材料,因此如何有效提高钛合金的切削效率一直都是切削加工的研究热点。由于仿生摩擦学的发展,发现在刀具的前刀面进行合理的微织构可以有效减少切削加工时刀屑接触面积,改善刀屑界面间的摩擦,减小切削力。本文以提高刀具的切削性能为研究方向,在干式切削条件下进行钛合金的切削加工,研究微织构对刀具切削性能的影响:(1)研究不同的切削参数对刀具切削性能的影响。使用无织构PCBN刀具干式切削钛合金,分析切削参数对切削力和已加工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发现切削参数中对切削力影响最大的是背吃刀量,对已加工工件表面粗糙度影响最大是进给量,综合考虑切削力和工件的表面粗糙度选出最佳切削参数。(2)选取凹槽宽度、间距、与切削刃所成的角度、与切削刃的距离作为织构因素,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进行微织构PCBN刀具干式切削钛合金TC4试验,分析不同凹槽织构参数对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影响,并根据试验结果进一步优化凹槽织构,进行对比试验,发现优化后的织构刀具与无织构刀具相比可以有效降低切削温度和切削力。(3)利用激光加工技术完成凹槽织构的加工,利用织构PCBN刀具完成切削试验,分析在实际切削中不同的凹槽织构参数对切削力和已加工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发现凹槽间距对主切削力的影响最大,主要是凹槽间距对刀具前刀面的强度有较大影响;对已加工工件表面粗糙度影响最大是凹槽宽度,合适的凹槽宽度会在切削时发生二次“切削”,有利于断屑提高工件表面质量。根据切削力的试验结果进行参数优化,得到新的织构刀具,进行切削对比试验,试验发现优化后的织构刀具与无织构刀具相比可以有效降低切削力、降低已加工工件表面质量、减小刀具磨损。本文主要是为了探究微织构PCBN刀具在切削钛合金时的切削性能,运用仿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式有效证明了微织构技术确实可以改善PCBN刀具的切削性能。本文为PCBN刀具在切削性能的优化提供了思路,为提高钛合金的切削效率提供了参考,丰富了微织构技术的研究。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的日益重视,人们开始寻求对环境无污染的制冷剂。由于氢氟氯烃HCFC、氢氟烃HCF对大气造成的严重污染、臭氧层的严重破坏,造成温室效应,这类制冷剂通过各国
随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稳步推进,需对密闭舱尤其是乘员舱(空间站)内进行微量有害气体的检测。通用质谱仪可实现O2、CO2、H2、CO、CH4、H2O和N2等气体成分(包含浓度)的检测,
本文利用不适定问题的离散正则化理论,推广了用以求解(有限维)奇异线性方程组的一般非固定迭代法(General Nonstationary Iteration),得到了一类投影迭代格式,使之可以用以求
海洋立管作为海底资源开发系统中重要且最薄弱的组成部分,在洋流作用下易发生涡激振动导致疲劳破坏,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及环境污染,现已引起广泛关注。在开采工程中,除复杂海
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和消费电子的爆发式增长,人们对于锂离子电池的需求日益增长。作为锂离子电池电极的重要原料,锂矿及钴等其它矿物资源的消耗也与日俱增。然而,有限的矿物
镀锌钢板因其具有优良的耐腐性能而广泛用于汽车车身的制造。然而,镀锌钢板由于其表层锌的沸点(907℃)远低于钢的熔点(1530℃),零间隙激光搭接过程中导致搭接面产生大量高温
铁基块体非晶合金展现出众多引人注目的物理特性,诸如超高的强度、高耐磨性、优秀的软磁性能、独特的磁热效应等等,在相关功能材料和凝聚态物理学研究中具有较高的科学重要性,此外节能环保、成本低廉的优势使其在工业领域中有极大的应用价值。近年来铁基块体非晶合金的发展迅速。研究过程中,开发具有优异性能和功能特点的新材料以及认识结构和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是不变的主题。在此背景下,本文对铁基块体非晶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
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三种基于咪唑[2,1-b][1,3]苯并噻唑-2-酰肼的席夫碱类荧光探针,分别为N’-[(Z)-1H-吲唑-3-次甲基]咪唑[2,1-b][1,3]苯并噻唑-2-碳酰肼(WS1)、N’-[(E)-(2-羟基苯基)-
聚烯烃材料由于其低生产成本和通用性而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研究适宜的聚烯烃催化剂是进一步提升聚烯烃材料
氢气具有单位质量含能高、资源丰富、无毒无害等优点,是下一代最有希望的清洁能源。电解水是制备高纯氢气和氧气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水的电解分为阴极析氢反应(HER)和阳极析氧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