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S型磁浮列车—桥梁耦合振动控制技术研究

来源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17次 | 上传用户:xwxsev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磁浮交通因其非接触、无磨损、噪声低等特点,在我国城轨交通中呈现出很好的发展前景。然而,悬浮系统的有源特性引发的磁浮列车-桥梁耦合自激振动是传统轮轨交通中没有的新问题,也是影响磁浮交通性能和造价的关键问题。本文围绕磁浮列车-桥梁耦合自激振动问题,以北京市中低速磁浮交通示范线(S1线)首列车等的试验调试为平台,从耦合系统建模,振动机理分析、主要影响因素探讨、抑制算法验证等方面开展了研究。从建模上,首次提出了用于研究磁浮列车-桥梁耦合自激振动的最小动力学模型。车桥耦合系统包括桥梁子系统和悬浮子系统。对于桥梁子系统,包含桥梁、轨排及橡胶垫片等,难以有效建模。本文采用实验建模方法,分析了实际系统自激振动时的状态信号和特征参数,证明可以忽略各部分的连接关系,建立桥梁子系统的简支梁模型。对于悬浮子系统,考虑到磁浮列车包含多个转向架,每个转向架包含四个悬浮点,转向架和车体之间通过二次悬挂系统连接,本文采用逐层简化的方法,证明了单悬浮点是研究自激振动的最小悬浮单元。从而提出了磁浮列车-桥梁耦合自激振动系统的最小动力学模型。从机理上,首次从三个角度阐述了出现自激振动的原因。本文推导了耦合系统的特征方程及稳定性条件,得出了二次耦合项是导致磁浮列车-桥梁耦合系统不稳定的原因。其次从能量的角度,得到了悬浮系统的有源功率以及桥梁不断积聚能量的条件,推导出了自激振动的频率范围。最后根据耦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利用Nyquist稳定性判据,分析了自激振动的机理,得到了桥梁模态频率、悬浮系统有源临界频率、耦合系统能量临界频率对自激振动稳定性的影响,为优化桥梁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从抑制策略上,首次借鉴电磁能量俘获器的原理,将悬浮电磁铁本身作为能量俘获器的执行机构,将桥梁作为能量俘获器的激励源,把桥梁振动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从而实现磁浮列车-桥梁耦合系统的稳定。此外,首次提出利用磁通内环简化耦合自激振动框图的方法,并基于磁通内环的状态反馈算法,首次提出了引入桥梁速度信号和剔除桥梁位置信号反馈的自激振动抑制策略,并进行了充分的数值仿真和实验验证。本文建立的最小动力学模型,为深入认识耦合自激振动提供了必要条件。从三个角度对自激振动机理的探讨,为指导桥梁和悬浮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从多个角度提出的自激振动抑制策略,已应用于S1线首列车,提高了耦合系统的稳定性,降低了系统造价,有利于电磁型磁浮列车的商业化推广。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观察局部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及副作用。方法:选择9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均分化疗组和热化疗组两组。分别采用单纯化疗和局部热疗联合化
美国证监会(SEC)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监管十分严格,而内部控制的测评方法是一个财务管理的热点问题。如何采取经济性的测评方法来完成监管机构对企业财务报表中内部控制有效
全球人口老龄化加速,导致社会养老服务供需失衡。在健康老龄化大背景下,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备受关注,并成为学界研究热点。现有研究成果主要情况如下:国内外实证研究居多,理论
<正>目的分析Dravet综合征(DS)患儿父母一方为SCN1A基因突变嵌合体的临床表型及突变等位基因占比,为家庭再生育及产前诊断提供指导。方法分析2005年2月-2016年11月在北京大学
会议
在计算机的教学与实验中,实验室是教学任务中非常重要的场所。由于繁重的教学任务,学校计算机实验室的设备被频繁使用,就会出现一定的设备故障。在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更
以陕西省榆林市榆溪苑植物规划为例,探讨从地域性特征出发的植物景观规划,为西北风沙区自然条件下的植物景观规划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稳步推进,人民群众对于基础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巨大资金需求,地方政府主要依赖于有限的财政及银行贷款来筹措资金显然捉襟见肘。
中低速磁浮列车因其噪声小、爬坡能力强等优点已开始推广使用,驱动列车的直线感应电机工作原理与异步旋转电机相似,但其结构特点导致的边端效应和法向力直接影响到牵引性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