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历来是经济学家的研究主题之一。以往的大部分研究都把研究对象假设为“孤岛”来处理,忽视了研究对象与外界的联系。然而,由于地区开放程度的扩大,对外贸易、要素流动、知识和技术的扩散等因素使得区域间的联系错综复杂。这些经济体之间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的,集聚效应越来越明显。因此,区域经济的增长不仅依赖于本身,而且与其他区域的增长密切相关。近年来,新经济地理学和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思想和活力。本文以新古典经济学和新经济地理学作为理论基础,首先利用Moran’s I指数和Moran散点图检验1978年-2007年问我国31个省市(除港澳台地区)间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其次分别采用多种空间计量模型分析省域间经济增长的空间相依性、空间差异性及其空间模式。本文试图回答以下两个问题: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是什么?我国省域间的经济增长是否存在空间效应以及这种空间效应是否具有差异性?然后论文将空间效应引入我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研究,利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空间效应对我国省域间经济收敛的影响及其方式。最后,结合区域经济的理论和实证分析,针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关的对策和建议。本文的四个主要结论为:(1)我国省域间人均GDP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并存在不断增强的趋势,并且这种空间相关性在地区间具有异质性;(2)人均财政支出和外商投资对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人均GDP增长具有显著地推动作用,而且它们对各地区的经济增长作用在空间上存在差异性;(3)我国省域间人均GDP增长的空间效应通过扰动误差项的传导表现;(4)我国区域经济存在显著的俱乐部收敛,东、中、西部地区在各自区域内存在收敛。空间误差修正(SEM)模型对β收敛模型有修正作用,而空间计量模型不适合应用在俱乐部收敛的检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