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我国社会正经历着城市化、人口结构转变、劳动力市场转型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等一系列结构性因素的变化。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在我国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中,出现了一个新的群体——“蚁族”。“蚁族”,是对“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的典型概括。该群体高智、弱小、聚居,是继三大弱势群体(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之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他们受过高等教育,却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从事着低收入和低保障的工作,生活处于一种复合型的贫困状态中。 当前的中国社会形成的体制具有系统的排斥性的特点,一个巨大的障碍存在于现有成员层级间的流动中。这种障碍的存在使社会成员的垂直流动性大大降低,使实现向上流动的人越来越少。面对“官二代”和“富二代”肆无忌惮地抢占机会,破坏社会基本的公平和公正规则,“蚁族”群体心中的公平正义理念也会被破坏,引起对社会的对立情绪,这些问题都可能成为引发社会动荡的因素。因此,解决“蚁族”群体贫困的生存状态,将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关系到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大问题。 本文在总结和借鉴学界已有对贫困问题和“蚁族”群体研究的基础上,对长春市的“蚁族’’群体进行了访谈研究,深入了解他们的生存状况、发展状况、关系网络、社会支持以及救助保障等内容,从而概括出“蚁族”群体贫困的特殊性——复合型贫困。这一贫困状态主要表现为物质贫困和人文贫困两个层面:物质贫困是“蚁族”群体基本经济状况、住房状况和消费与收支状况上的表征,是由于其家庭背景、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缺失导致的贫困;人文贫困是“蚁族”群体在工作状况、权利使用和利益表达状况以及社会保障状况上的表征,是由于其就业机会、发展权利、意见表达机制等方面的缺失导致的贫困。 本文运用社会资本理论和社会排斥理论来分析“蚁族”群体的贫困现象。“蚁族”群体由于拥有较少的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以及物资资本而处于社会的底层,向上流动的可能性很低,并且在劳动力市场以及社会保障体系中受到主流社会的排斥。笔者追溯到这一状态发生的根源,从制度性社会排斥和社会成员面对风险的脆弱性两个方面说明贫困的发生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蚁族”贫困问题的整合图示。 同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蚁族”群体的贫困问题的存在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如果不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缓解其贫困的状态和恶劣的生存条件,将有可能给政治稳定带来威胁。因此,本文从制度、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针对“蚁族”群体贫困问题的破解思路。首先,在制度层面上,主要是指加快户籍制度、教育体制和就业机制的转变;其次,在社会层面上,主要是创造就业和创业的公平环境,以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最后,在个人层面,也就是“蚁族”群体自身来说,主要就是转变滞后的就业观念,在现实的基础上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蚁族”,一个特殊的群体,作为大时代的小人物,大城市的边缘人,高学历的漂泊者,在底层的追梦人,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呵护。本文的研究不仅对进一步促进长春的“蚁族”群体摆脱困境,推进城市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将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和城市化战略的实施具有极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