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体育的全面开展对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有着积极促进作用。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组织模式、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是促进学校体育开展的有效措施,是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渠道。有效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师生互动。教师与学生作为组成体育课的两大主体,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行为(语言/非语言行为)对体育课组织、开展与进行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师生互动行为研究对有效教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国内外关于优秀教师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研究较多,但是关于实习生作为职前教师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研究关注较少。为了探究实习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影响,研究者将对S大学10位实习生课堂师生互动行为进行研究。本研究选取S大学在F高中与K小学实习的10名16级本科生(5男5女)进行为期3个月的实习跟踪拍摄,通过CAFIAS(Cheffers Adaptation of the Flanders 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系统观察工具对拍摄视频进行量化分析,对实习生在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行为进行研究。研究运用文献分析、观察、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探究体育实习生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行为分配比例情况,为实习生如何进行高效师生互动、快速提高教学水平提出有效建议,探究实习对16级本科生的影响。研究结论:1.实习生在不同学段实习体育课师生互动行为比例不同,高中与小学师生互动行为结果相反,但高中与小学体育课互动行为中教师与学生主要表达方式一致。2.通过对比分析发现10位实习生第1节课师生互动行为比例与最后1节课师生互动行为比例有明显差异。3.通过问卷分析发现S大学2016级体育实习生教师行为存在明显差异。研究建议:1.为了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实习生在面对不同学段体育课教学时应重视学生体育发展需求,优化师生互动,精讲多练,增加师生之间有效互动行为,重视师生之间情感交流促进学生掌握体育技能。2.实习生可以通过录制自身实习教学视频,结合CAFIAS师生互动量表确定实习生在本节课师生互动行为中正反馈与负反馈情况。通过分析本节课师生互动行为比例与教学内容的联系,精准定位学生水平,快速调整教学方法与手段达到高效师生互动的效果。3.学校应该增加职前教师心理学课程;有效师生互动理论课程及利用VR进行虚拟上课练习的实践课程等方面优化学生课程,促进实习生产生高效教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