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519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VF-ET)失败后女性进行“中医证型及相关因素调查表”问卷调查,将数据资料整理分析,初步探寻IVF-ET失败后女性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常见症状分布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中医药在切入IVF-ET领域辨病辨证论治提供流行病学支撑。[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收集从2009年]2月~2013年2月前来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就诊的519例行IVF-ET失败后女性的中医四诊资料,寻找IVF-ET失败后女性常见症状及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分析常见证型与年龄、不孕病程、孕产次数、盆腔手术史、行辅助生殖次数、末次IVF-ET失败天数、末次IVF-ET取卵数等的分布情况。[结果]1.初步显示其常见中医证型依次为:肾虚肝郁血瘀证169例(占32.56%)、肾虚肝郁证120例(占23.12%)、肾虚肝郁血瘀夹湿热证42例(占8.9%)。所有证型中出现肾虚证共486例(占93.64%%)、肝郁证、血瘀证次之,分别为483例(占93.06%)、312例(占60.11%);2.初步显示其常见中医症状依次为:经血夹血块、失眠多梦、健忘、腰膝酸软、易怒、脱发、乳房胀痛、小便色黄、咽干口燥、神疲懒言、痛经、五心烦热、情志抑郁、头晕目眩、性欲减退等;3.初步显示行IVF-ET的原因依次为:输卵管因素、排卵障碍、女方因素合并男性少精、弱精、子宫内膜异位症、不明原因不孕、单纯男性少精、弱精。4.初步显示随不孕病程增加,肾虚肝郁血瘀证出现的机率增大;随流产次数增加,肾虚肝郁血瘀证出现的机率增大;随异位妊娠次数增加,肾虚肝郁证出现的机率减小[结论]本研究初步显示:行IVF-ET的女性年龄以30-40岁居多;其常见证型依次为肾虚肝郁血瘀证、肾虚肝郁证、肾虚肝郁血瘀夹湿热证;随不孕病程增加,肾虚肝郁血瘀证出现的机率增大;随流产次数增加,肾虚肝郁血瘀证出现的机率增大;随异位妊娠次数增加,肾虚肝郁证出现的机率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