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牙反(牙合)早期临床干预方法及疗效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mlj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牙反(牙合)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类错畸形,其临床表现为患儿正中咬合时前牙呈反覆、反覆盖关系。此类错畸形可能会随着患儿的生长发育症状进一步加重,不仅影响正常的口腔功能和颜面部美观,而且会影响患儿的心理健康。国内学者对乳前牙反(牙合)流行病学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其患病率高达8.49%[1]。为了避免畸形进一步加重甚至发展成骨性错,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在患儿配合的情况下应尽早开始治疗[2]。上颌垫活动矫治器是治疗乳前牙反(牙合)常用矫治方法的一种。垫作为矫治器的组成部分用以抬高后牙以达到解除前牙锁结目的,但垫的应用可能会影响口腔卫生、增加复诊次数、导致患者的急性不适甚至引起颞下颌关节的病理性改建等[3-5]。随着相应理论的发展和临床技术的成熟,无垫式上颌活动矫治器被提出可以用于治疗反覆较浅的乳前牙反(牙合),从而避免使用垫的弊端,但对此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尚少。中国地区幅员辽阔,受限于调查标准、样本人群、调查时间、调查范围的不同,多数关于错畸形的流行病学调查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代表整体人群发病情况的资料有限。因此本研究在课题组前期关于乳牙列期错畸形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拟通过调查分析渭南地区替牙期儿童错畸形流行病学现状,补充该地区错畸形发病情况数据;并探索无垫式上颌活动矫器和上颌垫活动矫治器治疗乳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疗效,及矫治过程中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期为前牙反(牙合)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目的:1、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渭南地区替牙列期儿童错畸形流行病学现状,为错畸形早期矫治提供参考。2、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比无垫式上颌活动矫治器、上颌垫活动矫治器治疗乳前牙反(牙合)的临床效果,探讨治疗乳前牙反(牙合)的更佳方法。3、通过观察分析乳前牙反(牙合)患儿在治疗期间出现的并发症,探讨可能的原因,并通过调查问卷评价不同矫治器的应用情况。方法:1、按照分层随机抽样原则,选取渭南地区替牙列期儿童,对其咬合情况进行检查,并通过问卷形式调查与错畸形相关的危险因素,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依据纳入排除标准,招募因前牙反(牙合)就诊的乳牙列期儿童,按照区组随机化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无垫式上颌活动矫治器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上颌垫活动矫治器进行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从反到对刃、再到反解除所需要时间,对结果进行成组t检验;头影测量分析术前术后头颅定位侧位片,对结果进行两样本配对t检验,从而比较两种矫治器的治疗效果。3、对上述受试患儿定期行口腔检查,观察并记录治疗期间出现的并发症;在治疗结束后由患儿家长填写调查问卷表,从治疗时效、诊疗经历、舒适度、满意度等方面对两种矫治器的临床应用进行评价。结果:1、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渭南地区3所小学612岁儿童707名。受检儿童中有一种或多种错畸形的患病率为34.7%;在各种错畸形类型中深覆患病率最高为9.9%,前牙反(牙合)的患病率为8.6%;有口腔不良习惯儿童其错畸形发生的危险性为正常儿童的2.2-6.6倍(P<0.001)。2、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收集病例66例,其中依据试验方案退出3例,其余病例满足试验要求。无垫式上颌活动矫治器组相较于上颌垫活动矫治器组,在上前牙唇向移动到对刃状态所需时间更长(P<0.01),而总治疗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术前术后头影测量结果显示,两组患儿反解除的主要机制为上前牙的唇向移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磨牙症、睡眠呼吸障碍、龋病、乳磨牙压低、乳磨牙牙根异常吸收、牙龈炎、软组织损伤等并发症;分析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无垫式上颌活动矫治器组在矫治器佩戴舒适度、适应期长短、咀嚼效率等方面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1、渭南地区儿童替牙期错畸形患病率高达34.7%,深覆及前牙反(牙合)为主要错类型,儿童替牙期错畸形的发生与口腔不良习惯密切相关。2、使用无垫式上颌活动矫治器治疗乳前牙反(牙合),疗效与使用上颌垫活动矫治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无垫式上颌活动矫治器在佩戴时并发症较少,舒适度、适应期长短、咀嚼效率等方面有显著优势,可作为治疗乳前牙反(牙合)的一种选择。
其他文献
陶瓷行业因其对环境污染严重而成为各级环境部门重点治理的对象。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陶瓷行业的清洁生产水平现状,并提出了提高陶瓷行业清洁生产水平的途径。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攻击技术也得到了提高,给互联网的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加强网络安全的建设迫在眉睫。传统的入侵检测技术难以应对层出不穷的网络攻击,无法对未知的攻击进行检测,机器学习技术在入侵检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应对新型网络攻击的重要手段。在海量的网络数据背景之下,针对已有入侵检测方法漏检率较高的问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套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提高了对未知网络攻击的检测效果,能够实
针对光学和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图像配准中存在明显辐射和几何差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级联变换的多源遥感图像配准方法.首先,利用灰度变换提取光学和SAR图像间的
目的对影响高血压性脑出血外科治疗效果诸因素的分析。方法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362例,观察年龄因素、GCS积分、术前有无基础病变及血肿量对疗效的影响。结果年
针对便携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量比辐射率的不确定性,提出了三种改进的波谱比辐射率测量方法.方法1和方法2借助于附加设备改变环境辐照度实现病态方程可解.方法3基于灰体
背景神经钙粘蛋白(N-cadherin)是钙粘蛋白家族成员中最早在鸡胚神经管中被发现,主要在神经系统中介导细胞黏附,影响神经细胞的分选、迁移、定位及轴突生长和路径选择。在细胞内
目的探讨基于肌酐估测值的RIFLE标准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在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胸外科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包含1的,并且代数半群是半单的不可交换的有限半群.分析有限半群中元素的性质,把有限半群S中的元素可以分为4类.设s是S中一个元素.第一类是存在M∈N,使得sM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痛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78例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给予糖尿病规范化治疗,与同期非糖尿病产妇80例比较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