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等纲领性文件的颁布,新一轮司法改革的大幕正式拉开,作为新一轮司法改革的“牛鼻子”——司法责任制,其核心要义可以用“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高度概括。数年来,在党中央、最高人民法院以及学术界的大力推动下,司法责任制改革方兴未艾,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应用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受到追责类型单一、法官权责不清以及法院系统内部行政化领导等多方面不利影响,我国司法责任制改革在实践中遭遇了困境,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究其原因,与行政权不同的是,司法活动所特有的判断属性决定了司法责任从预设、认定再到追究均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司法责任制不仅仅包括法官的责任担当与惩戒,还与法官独立行使裁判权、法官职业伦理、审判组织权力运行、法官责任豁免、法官任职保障等诸多方面紧密相连。因此,建立健全司法责任制,必须以充分保障法官依法独立裁判为前提,以平权式的审判组织为基础,以培育法官职业道德为核心,以法官责任豁免为保障。任何外在强大并有效运转的制度,背后必然都有一整套系统在支撑它,毛之不存,皮将焉附?如果不能通过改革打破长久以来根植在人们心中的官本位思想,不能消除法院系统内外的行政化干预,不能为法官审理裁判构建起宽松的制度环境,司法责任制也就失去了根基,改革的成果会因此大大折扣。另一方面,近年来司法公信力备受质疑不单单是因为作为人民法院审判活动最终产品的判决书出了问题,而且实践中法官违反职业伦理的行为,对司法公正的损害同样不可小视。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明确,法官职业专业化、精英化的趋势愈发明显,因此,培育法官职业伦理,树立法官职业思维,研磨法官职业技巧也就成为了落实司法责任制的内在要求。司法责任制改革少不了关注“人”的因素,树立法官职业伦理好比沙里淘金,目的就是为了确保最优秀的法律人才进入法官队伍。如果改革者不参考历次司法责任制的历史沿革及经验教训,仅着眼于结果是否错误而忽视法官职业伦理,仍走错案责任追究制的老路,司法责任制改革无疑将偏离的正确的航线。有鉴于此,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出发,结合当代中国司法环境以及时代特征,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方法、语义分析方法以及比较研究方法,通过探究司法改革后我国法院司法责任制的运行现状,着重分析我国法官责任制运行中所遇到的困境,并试图从理顺审判组织的职权定位、解决不同审判主体责任分配难题、坚持主客观相统一的问责基准、注重法官职业伦理责任的追究、建立健全法官责任豁免制度等方面出发,为我国法官责任制改革提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