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越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也是中国第二大剧种,有着“第二国剧”之称。越剧形成至今虽仅有百年历史,但其发展迅猛,目前被公认的“十三流派”及得到专业人士地区性推派深受观众的认可与喜爱。唱腔是区分越剧流派的明显标志,也是塑造人物、抒发内心情感的重要手段。尹派作为目前发展较好的流派之一,笔者认为更应该找出它的“独特性”,分析归纳尹派唱腔艺术有助于系统挖掘越剧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推动越剧及其它戏曲流派的传承与发展。本文以越剧尹派唱腔艺术为研究对象,对其历史沿革、唱腔音乐特征、腔词关系、演唱艺术、审美品格及当代传承与创新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第一章对尹派唱腔艺术沿革进行时间上的梳理与划分。本章以尹桂芳从艺经历、尹派唱腔特色旋律及代表剧目的出现为主要依据,将其分为积累期(1929-1942)-形成期(1942-1948)-成熟期(1950-1969)-继承与发展期(1972-至今)。尹桂芳艺术道路的发展与其不断学习、不断革新的艺术精神有关,尹派唱腔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人的努力。第二章从越剧音乐入手,分析尹派唱腔的音乐形态,主要包括唱腔旋法、板式结构和旋律特点三个方面,以窥尹派唱腔独特的音乐结构。第三章从唱腔唱词语言出发,分析尹派词格中的唱词结构和修辞手法,后进一步了解尹派腔词关系,整体自由但依旧遵循依字行腔的原则。第四章以分析演唱艺术为主,选取尹派名段《何文秀·访妻》、《盘妻索妻·洞房》、和《屈原·屈原怒火高千丈》作为案例,总结尹桂芳在咬字、共鸣、归韵、气息、润腔上的特点,以便更细致地剖析尹派唱腔艺术。第五章在前几章的研究基础上,提炼归纳尹派唱腔审美品格,主要体现在持中守正的唱腔音色、寓刚于柔的唱念风格和随物赋形的角色塑造三个方面。第六章是对尹派艺术当代传承与创新的研究,以论述尹派发展现状为主,从而探究其中原因,为戏曲流派艺术发展提供理论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