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了浙江近海海域超微型浮游生物的时空生态分布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于2014年11月(秋)、2015年1月(冬)、2015年5月(春)和2015年7月(夏)连续4个季节采集了浙江近海海域表层海水样品,利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对样本浮游病毒、异养细菌及超微型浮游植物丰度进行检测,对其时空分布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做了分析。浮游病毒和异养细菌的分析结果表明,从水平分布来看,4个季节中浮游病毒、异养细菌丰度均为宁波、沈家门、岱山等近岸站位的丰度低,远陆海域东极与枸杞站位的丰度高。从季节变化来看,浮游病毒、异养细菌丰度的季节分布特征均为夏>春>秋>冬,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春、夏、秋、冬4个季节,浮游病毒丰度和异养细菌丰度均表现出显著正相关。浮游病毒丰度在春、秋、冬季节均与病毒/细菌比值(VBR)为显著正相关关系;夏、秋季节均与盐度表现为显著正相关;春、夏季节均与总磷显著负相关;春季分别于与溶解氧、pH、化学耗氧量(COD)显著正相关。异养细菌在春、夏季节与溶解氧为显著正相关,冬季与溶解氧显著负相关;春、夏季节与总磷显著负相关;秋、冬季节均与盐度、温度显著正相关;冬、春季节均与COD显著正相关。对超微型浮游植物的分析结果,从水平分布来看,在4个季节中超微型浮游植物丰度均为宁波、岱山、沈家门沿岸站位的丰度低,远陆海域东极与枸杞站位的丰度高。从季节变化来看,原绿球藻的变化特点为夏季>秋季>冬季>春季,聚球藻的变化特点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超微型真核浮游植物的变化特点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春季,原绿球藻、聚球藻、超微型真核浮游植物均与pH显著正相关;秋季,原绿球藻、聚球藻、超微型真核浮游植物均与温度显著正相关;冬季,聚球藻、超微型真核浮游植物均与盐度显著正相关。春季,原绿球藻与总磷、氨氮显著负相关;夏季,超微型真核浮游植物与总磷显著负相关,与氨氮显著正相关;冬季,聚球藻、超微型真核浮游植物与COD显著正相关。本研究表现为近岸站位超微型浮游生物丰度普遍较低,远陆海域站位丰度高的分布特征。长江等河道输沙量大及人类生产生活等影响要素明显,海区水质混浊,透明度不高,会制约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使得近岸初级生产力并不高,间接上也限制了噬藻体和异养细菌的生长繁殖。超微型浮游生物的丰度基本为夏季高,冬季低。分析结果表明,夏季水温升高,太阳辐射强烈,陆源输入带来丰富的营养盐,有利于超微型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使超微型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冬季的低水温限制了超微型浮游生物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