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一通过多重酶混合消化法和胰酶消化筛选法体外分离、纯化及培养绵羊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SCs),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以此建立绵羊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流程。试验采集健康的哈萨克羔羊脐带组织,剔除动静脉后剪碎,添加复合消化酶消化24h得到细胞复合体,胰酶消化法筛选除杂并观察细胞形态,绘制第1、5及10代细胞生长曲线,化学染色(茜素红染色)检测其体外诱导成骨分化能力,油红O染色法检测其体外诱导成脂能力。结果表明,获得的细胞经传代培养达10代后无明显的形态改变,增殖能力保持与1-5代一致。体外诱导成骨细胞21d,细胞培养板中呈现骨骼细胞钙化结节,经茜素红染色呈红色结节,证明其具有被诱导分化为骨细胞的能力;体外诱导成脂细胞14d,细胞培养板中呈现脂肪滴,证明其具有被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的能力。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说明细胞高表达碱性磷酸酶,证明其处于未分化状态。试验二选抒出生日期接近、体重差异不显著的1月龄健康哈萨克羔羊60只,按每组30只(公羔15只,母羔15只)分为2组,各组间体重、体尺差异均不显著。随机选择1组为试验组,试验羊由颈静脉注射由健康哈萨克母羊脐带中分离培养的异源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量为试验羊每公斤注射5×105个干细胞;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试验组和对照组羔羊日粮配方、营养水平和管理条件均相同。试验自1月龄开始注射,到7月龄结束。每次注射前空腹测体重、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和腰角宽,采血后3500转离心15min收集血清并送检,检测项目为IGF-1、 TGF-β1、bFGF、BMP-7、TGF-α、GH、Glu、TP、Alb、TC、TG、AST、ALP、T-AOC、SOD和MDA。结果表明:结果表明:试验获得绵羊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在体外培养、增殖并且具有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类似的分化能力特性。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后,试验组在3月龄、4月龄和5月龄时平均体重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6月龄和7月龄时,平均体重极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1);在试验全期内,试验组与对照组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和腰角宽均呈上升趋势,且试验组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和腰角宽从2月龄开始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因此可以说明:每月每公斤绵羊注射5×105个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能够极显著的增加哈萨克羔羊生长发育速度,有效的增加其生产性能,且雄性羔羊体增重高于雌性羔羊。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中IGF-1水平与同时期的平均月增重曲线有较强的吻合性,且试验组血清中IGF-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血清中GH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在整个试验期中试验组血清中bFGF均高于对照组,且在2、4和7月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中BMP-7水平在平均月增重高峰期均呈下降趋势,且试验组血清中BMP-7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中组间GH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在不同月龄间血清中GH水平组内差异也不显著(P>0.05)。在整个试验期中,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试验组血清中Glu水平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但试验组能够显著增加试验组血清中TP水平(P<0.05),且在且在3月龄和7月龄时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试验组血清中Alb、TC和T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血清中ALP水平在整个试验期均高于对照组,且在4月龄和6月龄显著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血清中ALT和T-AO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但各个月龄期间差异不显著,试验组和对照组组间差异也不显著(P>0.05);试验组血清中SO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说明注射干细胞对绵羊血清中SOD水平有增加的趋势,且在2月龄和4月龄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还发现试验组绵羊血清中MDA水平低于对照组,但试验组和对照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证明:每月每公斤绵羊注射5×105个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能够极显著的增加哈萨克羔羊生长发育速度,有效的增加其生产性能和抗逆性。同时试验结果表明:注射脐带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后,在干细胞归巢调控中,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羔羊血清中IGF-1、TGF-β1、bFGF、BMP-7、TGF-αα和GH水平,而后通过内分泌调节作用,改变了血清中Glu、TP、Alb、TC、TG、AST、 ALP、T-AOC、SOD和MDA水平,进而增加试验羊生产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