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次股权激励动因及效果研究

来源 :南京审计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ronfly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上市公司于2006年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后,开始实施股权激励。2014年《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出台后,上市公司开始实行员工持股计划,并且对此有很强的积极性。在我国,股权激励是主要面向高管和核心技术人员的业绩型激励,而员工持股是主要面向普通员工的非业绩型激励。2017年底,A股市场共有773家上市公司公告并实施股权激励计划,651家公告并实施员工持股计划,186家企业并行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两套激励方案。在并行两种激励方式的A股上市公司中,创业板公司占比达到40%,共75家。那么,上市公司选择这种多层次股权激励动因何在?多层次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有何影响?值得研究。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从动因和效果两方面对国内外股权激励与员工持股计划相关文献进行回顾,了解股权激励主要动因是对高管和核心员工的约束和激励,员工持股计划侧重的是与普通员工之间的利益共享。二者都能起到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员工积极性进而提升公司绩效的作用。其次,本文选取汉得信息为例,结合创业板实施多层次股权激励方案7家公司与实施单一股权激励方案7家公司以及软件信息服务行业的对比分析,从汉得信息实施多层次股权激励的具体方案、动因和效果进行分析。分析得出高科技行业的内在需求、高股权集中度、多元化的人力资本结构、短期现金困境和高市场化程度的外部环境都是企业选择多层次股权激励计划的动因。效果方面,实施多层次股权激励方案能够明显提升企业产品经营和成本控制能力进而提升企业销售净利率,能够明显提升企业资产管理能力,进而提升总资产净利率。对企业业绩产生正向效果。汉得信息实施多层次股权激励向资本市场传递了利好信息,产生正向的短期市场效应。本文基于对案例企业实施多层次股权激励方案动因和效果的分析结果表明,要想提高多层次股权激励方案乃至股权激励计划的有效性,需要设定合理有效的行权条件、适当延长有效期、扩大激励对象及授予对象范围以及优化公司治理机制。本文研究结论为尚未实施多层次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提供参考,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激励制度的监管和实施,同时对于政策制定和相关立法的完善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其他文献
摘要:以来自世界各地的167份西瓜种质资源为材料,利用形态学标记和SSR标记,结合多样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等方法,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29个表型
随着金融资产种类的增加,特别是考虑大规模投资组合问题时,很可能出现资产间的多重共线性或相关性,从而出现协方差阵奇异的情况。然而,目前关于投资组合的均值—方差分析大都
研究目的:本项研究在全面整理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集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四诊信息,借助贝叶斯网络技术,结合中医理论及专